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敬,吾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混沌为一的,从中产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第三者,从此有了世间万物。万物内含阴、阳,它们相激相荡达到和谐统一。人们厌恶“孤”、“寡”、“不谷”,可王公们却用这些字眼作为自称。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损它,它反而得到抬高;有时抬高它,它反而受到贬损。人们相互教导的话,我也用来教导人:强悍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作为教人的头一条。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在本章后半部分,老子讲了柔弱退守是处事的最高原则,满扣损,谦受益,这也合乎辩证之道。
一、二、三,仿佛蕴藏着某种冥冥的韵律,在世间万物中运动发展着。对数字的神秘感,东西方皆有,可谓“人同此心”的文化现象。西方人好说“七”,一个礼拜有七天便是众所周知的。究其根源,大概跟来自《圣经》的上帝创世界的神话传说有关。在中国古代人的数字观念中,以“三”最为神秘,“三生万物”,它在人们日常生活里使用得十分广泛。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以天地人“三灵”为世界的概括,以日月星“三光”为天体的总称,以“三军”为武装力量的泛指,以“三纲”为治理家国的根本,以“三界”为滚滚红尘的借代,以“三围”为美女形体的标准,以“三好”为品学兼优的象征。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古帝”中的“三皇”、季节中的“三秋”、饮食中的“三鲜”、植物中的“岁寒三友”、《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水浒传》里“三打祝家庄”、《西游记》里的“三调芭蕉扇”,等等。
汉字中的“三”,可以表示多数或者整体。如三人为“众”,三水为“淼”,三木为“森”、三金为“鑫”等。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是一个古老的数字概念,它之所以在国人心目中格外神圣,就因为其中隐藏着远古文化的密码。
三三得九。在国人的观念里,“九”也是个非同一般的数字。这“九”,作为一个计数标识,,为阳尋阳数的极数,也就是单数最大的数。“九”为阳数之尊,因此,中国古代又常常以此数附会君主帝王为“九五之尊”。天安门城楼的建筑格局,之所以取九五之数,意思就在这里。跨入北京故宫,“九”之数真可谓举目皆是。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高度都是九丈九尺;其中各宫、殿以及大小城门上金黄色的门钉,皆为横九排、竖九排,九九八十一颗;还有那台阶的级数,你留心数一数,不是九也是九的倍数。“九”跟帝王发生了联系,自然也就容易进一步同国家社稷连在一块儿。“九州方圆”,是我们人人熟悉的神州大地的代称。此外,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中国古代又以“九鼎”表之。大禹“铸九鼎,象九州”的故事,在史书中历有记载。从此以后,“九鼎”便成为传说中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传国之宝。即便是在鼎制废除后,汉语成语中仍然留下了“一言九鼎”,以示份量之重。
天有多高,人们说不清楚,于是有“九重天”之说;地有多厚,古人测量不了,于是有“九泉之下”的想象。峨眉山有九老洞、九十九道拐,武夷山有九十九岩、九曲十八弯。乃至现代人比赛围棋,定等评级也以“九段”为高手段位。
更奇妙的是,《老子》五千言,篇幅不多,可整部书的结构却巧得很,竟然也是九九相乘之数,总共八十一章。“九九归一”,看来老夫子不仅在理论阐述上绞尽脑汁,在全书章节安排上亦是煞费苦心。这或许也是告知我们一个宇宙认知规律,即三和三的倍数,其中玄妙,玄而又玄,值得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倍加注意。
20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