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黄金8年爸妈如何培养?
每个年龄段,孩子都各有特点。1-3岁的孩子,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做父母的要有耐心和包容心,无论是饮食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培养,所以刚开始需要学习做一个保姆型的爸妈。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融入他们的圈子,比如主动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招呼,和小朋友玩耍;还要留意孩子的兴趣,陪孩子亲子阅读,这个时期主要是父母读,孩子听,然后让孩子复述故事。
这里要说的一点是孩子吃饭的时候,要专注,孩子能独立坐的时候每次吃饭就要放到餐椅上,2个多月可以开始尝试喂蔬菜水,自己煮,开始可以是白菜水,慢慢加入其他,8个月开始尝试让孩子自己吃饭,在孩子看来吃饭是一种乐趣,别把它们剥夺了,尽管你饭后还要收拾“残局”,也要进行,当然孩子可能吃不了多少,没关系,你可以再喂,经过四个多月的训练,1岁的时候孩子基本就能自己吃饭了,这也是培养孩子独立的第一步。解决了吃饭问题,养育孩子就省心一大半。加下来是睡觉,我的做法是所有的睡前故事、喝奶等全部放在上床前,洗漱完毕,躺到床上,我就马上离开,一般孩子5分钟就能入睡。有一段时间,家里帮手多,没事干的时候就陪着孩子睡觉,结果之前8:30能入睡,最后11:00点还兴奋着呢,于是改变策略,孩子刚开始不适应,总是往出跑,没关系,再把她抱回去,几经折腾,她也会习惯了。所以保姆型父母也不是很好当的,要做智慧型的保姆爸妈。
第二阶段我们就要做陪跑型父母。3岁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当时就给孩子报了“创艺宝贝”的画画课,但绝对不是纯粹的画画课,课程内容设置的非常棒,是创造力的启蒙。孩子两岁多接触的,四岁多去美国,快五岁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艺术夏令营,夏令营的孩子最小的比她大1岁,甚至更大,但孩子一点也没有犯怵,画的画比其他孩子都好,其他孩子还要模仿她,由此我感叹,不是我们的孩子缺乏创造力,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强烈建议要给孩子报一个这样的班。这个时期语言的培养期,我女儿从未出生每天就要听英语故事,出生以后爸爸每天给她讲英文故事,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发音不标准,怕把孩子带偏了,大可不必焦虑,孩子不会跟着你的发音走,哪个正确她会跟着哪个走的,孩子爸的发音也是极其不标准,女儿确是一口标准的发音。孩子小时候的动画片也是英文的,记忆中好像没看过中文的,英文光盘有一个好处,十几分钟的动画片,看完后自己主动关掉,没有刻意培养孩子的自律,却让她自己养成了自律。这个时期可以让孩子参与阅读了,尽管她可能不认得字,但孩子听得多了,可以背下来,她有时候可以大段大段地指读下来,有一次把孩子爸惊掉了,以为他家女儿是神童呢,结果指着其中的一个字问她的时候,不会了,但孩子乐此不疲,家长也一定要鼓励。
陪跑型的爸妈此时不能自己不管不顾地在前面跑,或者为了等孩子在后面磨蹭,都不对,要掌握一个度。既要有关注孩子,从身心灵方面关注孩子,孩子此时更依赖父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和无奈,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感受到了,产生的焦虑、不安,甚至怀疑,需要陪跑型家长去疏导,如果你只是简单粗暴地敷衍孩子,或者大惊小怪地保护孩子,都会让孩子产生更深的焦虑和不安,你要想到怎么去疏导她。我女儿属于敏感性的孩子,而且是心里藏着事儿,让你去猜测,在幼儿园别的孩子不听话受到老师批评,人家孩子还没怎样呢,她倒是很小心翼翼的,生怕犯错,受到老师的批评,这就导致她的焦虑。所以我会每天利用放学接她回来的路上引导她说出这一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对于她感觉不舒服的事,给予疏导。应该是很有效果,在小学阶段孩子遇到事情都会说“妈妈,你给我开导一下吧。”孩子主动找你,首先说明她认可你,在一个就是孩子知道她有问题,需要被开导,养成这个意识,等她步入社会,遇到想不开自己不能化解的,也会主动找人疏导。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她心里不舒服,她以为是心理原因,主动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咨询,还让妈妈参与,而我们很多研究生却没有这个意识,我已经明显意识到他们心理有问题的时候,刚刚提出建议去找心理咨询老师聊聊,已经泪流满面了,觉得自己有病了,不能接受现实。
这样的陪跑型家长,要一直延续。这个期间,家长也要去学习,千万别吃老本儿,要给孩子培养一个抽象思维,增强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你首先就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你都没有树立好,怎么能教育孩子。孩子一天天的在成长,家长们也要成长。孩子的好多为什么,不是简单的敷衍,而是把不知道的和孩子一起去查阅图书资料,《十万个为什么》绝对不是但给孩子买的,当孩子就每个现象或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时,如果不学习不了解,你就不会有很好地回应,你有可能只是“孩子,你真棒!你知道的太多了!”夸奖,却失去了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机会,孩子尽管得到了鼓励,却是肤浅的,渐渐的孩子就会失去探究未知的兴趣,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陪跑型的家长也要参与其中。这个时期的孩子爱问问题、爱思考,甚至是天马行空的,那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去想、敢想,而不是敷衍或者训斥,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想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培养。
更上一层次的就是指导型的家长,那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这里不再赘述。所以我们认识到每个时期的作为父母都有应尽的责任,分工明确,当然有交集,也要有主次,这样的话家长才不会累,如果你感觉在陪伴孩子的过程很累,不是孩子难管,是你的方法错了,可能你的角色弄混了,赶紧转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