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默的大多数》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47人
小苏尔
好似什么都没记住,也没记下,但看过的书仍然是看过的,存在于脑海里的,只是需要契机去一触而发。
看完《沉默的大多数》历时5小时06分,可看起来远不止这短短的几小时。这是我看的王小波先生的第一本书,却是我目前所看杂文中最常让我陷入沉思的著作。
全书有许多引经据典之处,名人名家与作品多是我不曾听过的,而闻见者更是少之又少,自然记忆点就愈发的模糊。
却仍可窥见一斑。
01
王小波先生在书中提到:别人的痛苦是自己的艺术源泉,自己的痛苦是自己的艺术源泉。这话是他为自己那考进清华大学而立志做摇滚音乐的外甥而言的,最后他外甥的梦成功的被他的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瓦解。对于小波先生做法是深感理解的,因为每个人追梦的路上难免不会经历痛苦失望,甚至自我怀疑,谁又能忍心自己的亲人受这番苦呢?可我对于种种正面事例所揭示的道理并不是满意的,论别人的痛苦是自己的艺术源泉这一点难以成立。世界上并不存在“感同身受”,这只是为了显现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伤痛的关心与在意而给出顺带安慰性成分的体面说法罢了。不信,你在你受伤的时候去随机测一下任何一个健康人的疼痛级数便知自己的伤所影响的自主神经仅存于自己体内,于是孟子推己及人的理论与感同深受并不正确。
再回到艺术的源泉这一点上,艺术多是要与人心或者灵魂相契合的,如同皮肉之于骨血,大脑之于心脏,无论少了哪一个都不可有活力,有生命。而这取别人的痛苦为自己的艺术源泉无异于将别人的心脏植于自己体内,这大多会出现排异反应,反而让自己处于险地。就拿那些未出现排异反应的机体来说,其契合度永远也不可能达到100%,而之所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在于两者的互相接纳与磨合,谁也不能代替谁,却谁也不能离了谁。所以说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成为千古绝唱绝不仅仅是因为俄罗斯民歌“小伊万”载着人民的痛苦心声,而小波先生的《黄金时代》同样也多少有一些自己经历苦痛后积淀出来的影子。
凡此种种,自己的痛苦也难以全然是别人的艺术源泉。
02
你问我为什么要写作?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我对他充满了爱和喜欢,并且我坚信我应该写作,虽然无凭无据,路途也无迹可寻。但这样的回答就像把山盟海誓与甜言蜜语挂在嘴边的男人一样不可信。
如同学理工科的小波先生结果写了小说。小波先生在书里说道自己教文科的父亲为了让子女避免再遭受文革的罪,故让他们五姊妹考大学时选理科,可小波先生的哥哥执意选了哲学,而最终选理科的小波先生还是丢掉了自己的“小提琴”,按逻辑而言,他应步老舍、胡风等人的后尘,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应该不写小说。若要问他为什么还是要写作,他答道:“我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但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有杀人一样不可信。”
所以,信不信由你。
03
自己是鲜少写杂文与看杂文的,且无论是看何种书更是愈发的挑剔。《沉默的大多数》自18年冬日就在开始看了,断断续续的至今才算勉强阅完。杂文大多都是讲道理的,从一个点顺着往下,这样的文章是难以有趣的,不比当代的一些所谓的杂文。当代的杂文最畅销的莫过于写自己经历的事,接触的人,最后抒发一点情感,可整本书无一不在围绕着“中庸”二字,无一不在强调“佛系”。这样的书有记实类文章特点,但又无从考据,也从未清楚阐明事物本身。而这类书的受众人群大多都是却是青少年学生,可谓是文化的悲哀。
而小说也未能幸免。现今许多平台都在要求小说的正确性、合理性与积极向上,每一次看到有平台这样的要求都不免叹一口气,但还是默默的走开,直到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本自己在初中看过的网络小说居然还有众多的人热捧,心头一震,于是觉得该谈一谈了。
禁锢在模子里的小说固然是可以培养“优秀的读者',但这对小说本身是极为不公平的。这样的要求经常会导致好的小说走不出来,而坏的小说层出不穷,有人心寒,有人心欢。后来大家为了让自己的小说走出来就越来越贴合那个一开始就不合理的模具,最终大家越来越相似,这样的有聊胜与无。小波先生在《小说与艺术》中谈到小说本身是虚构的,可以由一个错误的点推出一个世界,其本身不应该受到限制。
04
身边时常有人不懂我看的书类型,既不是杂志,也不是网络畅销书,而所剩下的只有我可笑的"古板'与晦涩难懂的”故作深沉“了。一开始会去解释,会去分享,可最后还是做了君子行径:独善其身。因为我明白自己看书不为取悦别人,仅为了取悦自己,以这种途径所获得的最深层次的智慧善待自己,温柔魂灵。
但你和那些只看杂文、评论和简介的人谈话,是不用触碰任何一种艺术的,何其自如!
杂文看得越多越糊涂,道理越讲越不清楚。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应该从事物的本身获得自我认知,推己于人不是什么好方法,自己也不应该全盘接受别人的推理于己。
小波先生的书是值得二次阅读的,一本好的杂文是能引人思考,却又不夺其思想的,毫无疑问,《沉默的大多数》应划在我人生下一站的书单里。
《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