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产品

交互设计的自我思考(一)

2020-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芒果神冰

为什么设计方案总是不能令人满意?!

当方案一直被否定时可以反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是否仔细分析过用户的需求?这个问题可以从交互设计五要素出发去思考:人-目的-行为-环境-媒介

2.是否细致沟通过业务需求?毕竟金主的需求若是能得到满足,方案的采用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3.是否有个好的方式引导用户?用户体验的路径要形成闭环,不然用户会懵逼呀,不知道在哪,不知道在干嘛,所以各个接触点要非常明确清晰

交互设计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是个很宽泛的问题,没关系,交互设计师的职能就是需要去思考怎么把各种需求转化成解决方案,所以看这里!

不谈需求分析的设计都是耍流氓呀,所以第一步需要我们去分析来自用户和业务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去思考用户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期望,也就是用户的痛点、痒点。同时还需要始终围绕业务目标,不然怎么去衡量方案是否可能呢。

当需求和目标明确落实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分解这些关键因素,再依依得出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创造动机来刺激用户去使用、排除担忧让用户安心放心、解决障碍让用户享受丝滑般的体验。不然用户凭什么使用你的产品?

那么又如何去评价解决方案是否合适呢?这里可以参考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KANO模型

考验逻辑思维的信息架构

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开始做信息架构了呢?不不不!还需要继续思考,是的,交互设计的就是不断地思考,带着逻辑和各种套路及模式去有章法条例地梳理你的思考过程。

毕竟信息架构可不是将功能简单地堆叠,而是需要更有逻辑性的方法对信息进行结构、组织方式以及归类进行设计,好让使用者与用户容易使用与理解的一项艺术与科学。说人话就是让用户一眼就明白你的产品能做什么?大概怎么用?这样才能得到舒适地体验,提高留存率。

所以该怎么做呢?不慌不慌,一步步来,首先经历过前期了解完毕用户和业务需求后,我们可以去看看隔壁产品大咖们是怎么做信息架构。赶紧去调研一波竞品的信息架构吧,找出共性和差异,往往差异的地方是我们可以去创新突围的点,而共性一般是长久来用户形成的习惯,通常可以用来“参考”。这个时候信息的各个功能想必已经出来了,那么就开始将这些功能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整理。可以使用卡片分类法,这时候就可以产出一个有分类,有组织的信息架构树状图。

设计完信息架构图还需要梳理一番,检查是否能让用户顺利跑通,不能让用户卡住,因为找不到某个功能或者信息而产生挫败感。为了抓住用户的心,为了不失去用户的爱,我们就需要多操心,要注意平衡层级和度数,否则层级多了,用户要不断进入下一个页面,操作困难;度过多了,在某一层级(页面)有太多的内容,用户认知成本增加,容易找不到想找的内容。

信息架构方法脑图

不可或缺的流程设计

可能要疑惑了,信息架构都出来了,不是就可以开始设计交互方案吗?但是不要忽略了梳理你的任务流程。交互方案还是要依赖于流程,有如骨架一般,支撑引导着交互设计方案,需要让用户通过某种流程完成任务。所以可不要忘了初心,始终记得我们的目的就是解决用户和业务的需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1.始终谨记我们的业务需求

2.找到用户完成某项任务过程中的每个接触点

3.梳理这些接触点,同时可以在这些接触点上把金主的需求悄无声息的融入进去

思考完后,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这些流程来设计交互稿。


码字太累,明天继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