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日历上也是这么标注的。我的记忆却一直停留在小时候,其实也不是我的记忆,因为我们这里把腊月二十四就叫做送灶的日子,也就是送灶王爷升天的日子。至于小年,老家这里把正月十五元宵节叫做小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我认识的北方人确实把腊月二十三叫做小年,我生活的南方也把腊月二十四叫做小年。那我们这里为什么叫法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既不属于南方也不属于北方吗?
唐代诗人杜牧《遣怀》诗云: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在诗人杜牧看来,扬州属于江南。可是扬州明明在长江的北面,怎么会是江南呢?
原来,唐朝时设置过江南道,包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和福建等地区,这个江南道的区域可真是大啊!明朝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个“江南省”,包括江苏和安徽,直到清康熙年间,才被分成了江苏和安徽两省。这样看来,历史上把扬州叫做江南原来是有过这样的行政区划。
再看一下中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按照这样划分,扬州应该属于南方。
但无论如何,扬州处于长江北岸,处在南北方的交接处,所以她的习俗、饮食、建筑、文艺思想等,既有南方的特点,也有北方的特点。
“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这是《扬州画舫录》记载的瘦西湖五亭桥,五亭桥被誉为中国亭桥结合的典范,上面的五座莲花样亭子的建筑,典型的南方文化特点,而桥身又是北方建筑的特点。扬州传统民居也是如此,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元素,又在门庭的设计上保持了南方的精致雕刻。
看来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选择了腊月二十四送灶。
这么多年只知道有送灶这一风俗,具体究竟如何操作并不知道。小时候有父母,出嫁后用you有公婆。可是,今年不行了,因为公婆的身体……
各种媒体,各个微信群、朋友圈,从昨天开始就在彼此祝福——小年快乐,这就一再提醒我,要送灶了。只记得小时候送灶 时家里煮上一锅糯米饭,盛上两碗,一碗放在老柜上(堂屋的柜子),一碗放在灶柜上,等到正月初二的和初五时早上在油锅里煎了吃。昨晚匆匆忙忙去超市买了点糯米,今天一早起来就先煮上了糯米饭。
婆婆也醒了,对去房间里看她的先生说,哎,以前这些事情哪里要你们去做啊,现在不行了,只能你们来了。然后交代用什么样的碗、盛多少、怎么装进碗里,原来还是有点讲究的。公公也醒了,大声说,我们吃不了糯米饭,你们俩(指我和先生)早上要吃点糯米饭……想来这么多年,回家过年几乎都要到腊月二十八九,什么送灶、谢尘都是很小时候经历的了,看来,从今后,我们得接过传承这些习俗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