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串凄婉的歌谣

2016-03-17  本文已影响1045人  唐纨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咿咿呀呀地讲述了萧红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语言清新自然,善于捕捉日常的生活细节,有诗的意味和乡土的画面,充满了真挚朴实的情感,是一部散文化的自传体小说。

呼兰河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人烟罕至的午后,空旷的街道,置身其中,寂寥之情油然而生。那时,年少的萧红还不知道,这种寂寥将会伴随她一生。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风、霜、雨、雪地过着,霜打了,雨淋了,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

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是很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日子再苦,也一样要过下去。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只有萧红悲悯地看着这一切并诚挚地记录下来。

他们生死不怕,有些愚昧与麻木。他们被父母生下来,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可他们从来不抱怨,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呼兰河在精神生活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但在这些世俗热闹的背后,只有极有“天籁感”的萧红才能看到人生的悲凉。人生是为了什么,才有这样苍茫孤寂的夜?

呼兰河的家是荒凉的,房子是陈旧的,每天关着大门静静地过着日子。萧红的一生是不断寻找爱,又不断失望的过程,幸好还有祖父,让小乃莹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幸好还有后园,“天地多么大”,没有伤害与冷漠。祖父,后园,萧红,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了。

《呼兰河传》在描写东北人民纯朴温情的生存现状和令人惊叹的顽强个性的同时,更多地突出了蒙昧无知的奴性,这使得文字平淡而有力量。

萧红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小说通过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和健壮能干的王大姐被万恶的封建礼教活活折磨至死的故事,向旧社会提出了挑战,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狠狠的一击。茅盾曾高度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也写了人生的诸多磨难:“有钱三尺寿,穷命活不够”的有二伯,在生活的重压下与命运抗争的冯歪嘴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以前住着萧红的祖父,现在埋着她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小主人也逃荒去了。

这些故事充满了萧红幼年的记忆,难以忘却,就把这些事情一一著述在她天籁的笔端下。但一生寂寞、我行我素的萧红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回归故里。不知道她顺着呼兰河的呼喊,还能找到家的路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