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吸取反馈—调整动作

2022-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龙10

《写作是门手艺》
刘军强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7
ISBN 978-7-5598-3004-3

(一)为什么学?——写字阶层的宿命

  人类并不完美,却是有史以来最凶猛的一种动物。人类之所以发展出如此强悍的能力,依赖的是符号的力量。文字作为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时代的人连接在一起。写作使得人类经验可以有序积累,从而实现能力的持续迭代。以笔杆子为代表的写字阶层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拿破仑也承认:一支笔的威力,胜过三千毛瑟枪。

  写作是人类进化的一种利器:

(二)写作可以教吗?

  这本书讲的是写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原则和实践。它既聚焦于写作,又聚焦于思维模式。这里既有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又有从100余本写作书上萃取出来的经验,集合了诸多作者用血汗体会出来的套路。别人遇到的坑和雷,你其实没必要自己再踩一遍。
  咱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写作大师,而是写出清晰简洁、逻辑严谨流畅、言之有物的文字。这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只要能把动作分解并辅之以大量的练习,再加上反馈修正,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三)怎样学?——写作课、杀猪课以及缄默知识

  《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与行之间隔着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缄默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概念,与显性知识(explictknowledge)相对应。别人给你图纸和专利,你能否把机器造出来?教练告诉你游泳的动作要领,你是否就会游了呢?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练习、纠正,最终形成稳定的神经连接和肌肉记忆,才算真正学会了。

  拥有知识仅是把显性知识装到脑中,使用知识才是形成了技能。肌肉记忆的形成需要大量枯燥的、重复性的动作。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炼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写作是实践导向的技能,只有写才会写。没有大量练习,技巧难以上身。看书会学到很多原则和技巧。但是这些诀窍在何种条件下应用?在新的情况下如何灵活组合?这些经验只能在大量写作中才能转化为可以实际应用的技能。所以,你不能寄希望通过一本书学会写论文。如果你只看不写,更是不大可能。

  仅仅大量写作就可以吗?也不是。反馈回路至关重要。修炼写作的过程跟学开车的过程非常类似:写作—吸取反馈—调整动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进步都会大受影响。其中,高品质的反馈不可取代。可是,咱们宁可花几千块钱去学车,也不会花费一点时间去跟别人请教写作。聪明人会注意收集各种形式的反馈:可能是老师给你批改作业时的评语,可能是导师的一顿臭骂,可能是读者的冷眼。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不会很愉快,请你不要气馁,要细心收集,把它们用作镜子来矫正动作。唯有如此,你才能学会写作。


主旨

关键词

藏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