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2022-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哭丧难得

今日选修课逛贴吧,看到了如何评高中语文选的课文,顺着浏览,一篇篇古文,近现代如此熟悉,每一篇基本都可以背上几句。

一种吟诵的冲动油然而生,然而终究是没有开口。

想来自高中毕业,我已有数年没有放声读过文章了。

仍记得,在第一节课前的晨读时大多数人都恹恹的,有气无力地念书,更有甚者只动嘴不出声。

也是,学习压力加之以晚睡,这样的表现再正常不过了。

而在那稍有自卑而敏感的年少时光里,我却热爱早读的那段时光。读书是整日沉默中的宣泄口,思想中一切郁积的压力都通过口中的文字倾倒而出,灌注入的则是厚重的文字。

说来惭愧,我最爱读的篇章之一是《滕王阁序》,单纯是被遣词造句所吸引。这篇绝唱读起来朗朗上口,读着,华美的画面便铺展与眼前。

起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古今定位,仅仅是介绍地理,就让我感到神清气爽,暗叹用词之不凡。

直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名句,酣畅淋漓之感喷薄而发。

至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我并随着文章的可惜之意而变得沉郁,而纯粹因这公正的对仗更加慷慨激昂地诵读。

我不是怀才不遇的那些人,我需要的只是释放,而不是提拔。

另一篇我爱读的是《记念刘和珍君》。所学鲁迅的文章多是叙事,而这一篇则有更多议论,读起来更有感觉。

我记忆最喜欢的不是脍炙人口的“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是“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和“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这两句更能激发我心中的愤慨,悲愤的词句直指心胸,将七点钟昏沉的精神唤起。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流露出的悲哀感也使我心伤不能自已。

愤怒,悲痛,回忆中的欣赏夹杂在一起,如同浪潮,裹挟着我回到那段悲哀的时光。

当然,鲁迅用词的独特,比起古诗现代文也让我读起来别有一番感觉。这也是我爱读这篇文章的重要原因。鲁迅的用词,有人说拗口,有人说古怪,但我说有情,有力。

有时也会读读苏轼,他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道尽了人生际遇。

他的“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臧也,而吾与子所共适。”则冲刷了我的人生观,让我拥有了新的思想,不唯物质上占有算拥有,我们每个人都是富足的。每读一遍,我都会感到从前人生的狭隘,和豁然开朗的满足感。

《阿房宫赋》的富丽堂皇,《潼关怀古》的兴衰人亡,《陈情表》的事故情长,种种表现,情感融入了文字,读之神思荡漾。

数不胜数的名篇,精之又精的筛选,充实了我的思想。

如今,我才知道,我原来学过这么多璀璨的篇章。而以后呢,悲观地讲在娱乐,生活和事业的漩涡中,我大抵是不会再学更多了。

虽说如此,但那些曾经陪伴我读过清晨的文字如同浩瀚夜空中的明星,依然闪烁于思想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