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渝李国庆|当你足够优秀,他反而不再爱你
到今天为止,俞渝和李国庆两口子的battle,基本尘埃落定,不论谁胜谁败,都留给所有人一地狗血。
其实翻看俞渝和李国庆的创业史,你会发现,俞渝总是能力更强,手段更多的那位。
这场撕逼,更像是李国庆对俞渝总压自己一头的积怨总爆发。
它的背后,指出了所有想要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女人,终将面对的问题。
你的优秀事业,会让你的伴侣压力很大。
当你在外面披荆斩棘,一转头,却发现你的光芒刺伤了另一半,以至于成为你们关系的隐患。
这场面着实诡异,却并不少见,且他们大多都以残局收场。
女强男弱,真的是亲密关系里,最致命的“诅咒”么?
就拿我自己成长历程来说,见过太多“女强男弱”的家庭模式。
妈妈是校长,爸爸是主任。
妈妈是法官,爸爸是律师。
妈妈是赚钱养家,爸爸失业在家……
港真,我没见过一家人幸福!没有!
而矛盾的肇因,都来源于男方的失落和失衡。
我身边的那个妈妈是法官,爸爸是律师的男生是这么跟我说的:
从小,我就在他们的争吵声中长大。
平时两个人都忙,好不容易聚一次,我爸一定故意喝得醉醺醺的,来找茬跟我妈吵架。
自己能力弱,接不到案子,怪我妈不帮他。
打官司输了,自己证据不足,也怪我妈不帮他。
在外面到处跟别人说,是这个女人抢了我的机会,断了我的路。
我妈在外面已经很累了,回家还得忍受我爸的冷暴力。
那个妈妈是校长,爸爸是主任的女孩是这么跟我说的:
我爸妈后来离婚了,我跟男朋友说这事。
男友的第一反应是:那一定是你妈的问题,你妈一定太强势。不顾你爸的面子,伤了你爸的自尊心。
我:??????强就等于强势吗?
其实我妈一点也不强势,我妈就是那种在外面很能干,回家也给我爸爸洗臭袜子,做饭做家务的那种。
反倒是我爸,即便失业在家,也啥也不做。
可是,我爸还是没法平衡。
后来他和我妈离婚了,娶了第二个女人,是个全职家庭主妇。
看到没?
即便“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结构被打破了,大家心中的观念却并没有被打破。
一直以来,男性们在“男人要强大”,“男人要主导”的观念里活得太久了,已经内化成了他们的价值观。
因此,当他们另一半其实没那么弱,一不小心还比自己强的时候,自卑和存在感缺失的负面情绪都会浮上来,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这种价值观念,也让一部分男人没法欣赏她们优秀的妻子。
李国庆曾委屈巴巴地对媒体公开表示:“俞渝从不愿意为我洗袜子。”
原来,在一个挣出了上亿身家的女企业家,和你一个为你洗袜子的女人之间,李总裁还是更欣赏后者。
但这绝不是李国庆的个例,在大众普遍的观念中,为家庭付出默认就是女人的责任。
你在外边强,还不够,你必须回到家给老公洗袜子,你才是个好女人。
现代职场女性实在太太太太累了!
据统计,在中国女性为家务付出的时间,是老公的三倍多。而且这个数字近30年来也没有变过。
当她们在职场拼杀了一天之后,回家还是得变成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
白天为老板打工,晚上为老公打工。
前段时间,在这个热门综艺《做家务的男人》里,魏大勋家里的一幕简直是中国当代家庭的写照。
爸爸和儿子如两尊卧佛一般躺在沙发上,只有旁边的老妈忙进忙出的做家务。
如果魏妈妈是全职主妇还好,但如果魏妈妈自己也有工作,那这样压力可想而知:
在外面,她们得像男人一样奋勇拼杀,但回到家里,她们还是要扮演一个传统女人。
职场“平等”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家庭平等依旧遥遥无期。
中国真的找不到能够体谅妻子,主动承担家务,甚至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的男性吗?
当然有,而且不少。
但诡吊的是,当一个男人以顾家、以家庭为重的形象出现时,又会被叫人做“小男人““没用的”“吃软饭”“软脚蟹”。
就拿影视圈来说,导演李安,在他没有出名之前,曾在家做了6年的家庭煮夫,就成了文艺圈中最富盛名的“软饭男”。
男演员杜江,在没有凭《红海行动》等片爆红之前,一直是以一个顾家、好爸爸的形象出现,也被人说:吃软饭,靠老婆靠儿子出名。
“吃软饭”这三个字成了每个男人最害怕被贴上的标签。
因为无论真实情况如何,只要这个男人看上去比女方弱,这三个字就会成为人们口中的诅咒,狠狠地敲打着他们的自尊。
前两天,蓝盈莹和曹峻分手的事情上了热搜,蓝盈莹和曹峻,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女强男弱”。
当蓝盈莹演女一号时,曹俊只能演男三号。
每次采访的时候,都有媒体问曹峻,怎么看待蓝盈莹比自己出名,比自己强?
久而久之,这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他配不上蓝盈莹。
但他却忘记了,在爱里,根本没有比较。
事实上,随着女性更多地追求事业和自我发展,她们必然需要另一半的配合与支持。
甚至有一部分“事业型“女性的佳偶恰恰是”家庭型“的男生。
但她们举目四顾时,却发现这种男人如同珍稀动物,几近灭绝。
公众号女神进化的CEO寺主人,曾经讲述过自己的结婚经历。
她是个事业型的女孩,愿意成为经济顶梁柱,也希望婚后自己的另一后更多地为家庭付出。
但她发现,“在中国愿意回归家庭的男人,比女人少太多。”
甚至在她所在的创投圈,因自己的事业不如自己的丈夫,欣然回归家庭的女人很多。
但是,男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一个也没有”。
最终,她心灰意冷,准备去国外找代孕当单亲妈妈时,却最终遇到了自己的老公——一个旧金山华裔,一个家庭型的男性。
现在他俩整天撒狗粮,秀恩爱,别提多幸福。
当女主外,却找不到男主内,这个矛盾表面上看,是个两性平权问题。
实际上,这是个社会价值排序问题。
你发现了没?无论男女,所有为家庭付出的那一方,都在暗暗吃亏。
整个社会对于家庭贡献者,都存在漠视。
看看我们怎么对待他们就知道了:
女性对家庭的贡献被视为理所应当。家庭主妇们为家庭做出的贡献,不被计入GDP。
也不受法律保护,一旦离婚,她们可能争不到孩子的抚养权,会成为连养老金都没有的弱势群体。
而家庭煮夫们,更是因为男性尊严受损,直接被打入鄙视链最底层。
在家庭观念如此重要的中国,为家庭付出的那方,却得不到尊重,只配用爱发电。
但如果算一笔经济帐,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在北京,请一位保姆专职收拾家务,平均一个小时需要50块。这个数字与一个月薪过万的小白领的时薪差不多。
也就是说,主妇和主夫们,至少给家庭创造了上万的价值。
这还不包括,他们还24小时全年无休、任劳任怨,予取予求,是在市场上买都买不到的“优秀员工”。
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柳传范之曾经换算过日本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得出结论是:
一名日本家庭主妇一年的工资应该是7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2万元。是应届生的三倍,相当大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薪资。
这些具有经济价值的贡献,不是一句“为爱付出”“你应该做的”就能抹杀的。
同样的一句“我做碗面给你吃“,拿到市场上去卖,能够赚到钱。但做给心爱的TA吃,就变成了无偿劳动,还不被尊重。
这简直是以“家庭”之名敲他们的竹杠!
在日本,家庭主妇们受到制度和法律的双重保护。
不仅企业会将丈夫的工资直接打到妻子掌管的家庭账户里,而且即便不缴纳社会保险,家庭主妇们也能拿退休金直到老死。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女人都愿意当家庭主妇的原因。
如果我们也能像日本那样,让家庭劳动既被认可又很光荣,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证,那么会不会有更多“事业心不强”的女人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而男性也不会那么急于“十指不沾阳春水”,而是愿意帮助女性卸下肩头的担子。
“事业型”的女性能够找到家庭型”男生,而他们也能收获尊重,不再被“吃软饭”这种词所羞辱。
最后,回到李国庆。
这场“女强男弱”的亲密残局之下,不仅有一个两难的女人,也有一个痛苦的男人。
何必呢?
一定要和自己的妻子,一争长短,一较高低,那样一点也不酷。
关起门的家,并不是战场。
我们需要的不是强势与强权,命令与服从。
我们需要的是一起赚大钱,也一起做家务。
# 留言说说:你家谁做家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