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六周年
昨天简书发来消息,说我与简书相伴6周年了。
说是六周年,肯定是虚假的,因为此前只是注册了,并没有写过文章。今年三月份才回归简书,到现在七个多月差几天八个月。
另外,它说我2017年10月30日加入简书,但我翻看简宝玉的第一封简信,其实是2017年10月31日,我感觉自己被偷走了一天。猜想系统是以 365天为一年,而这6年中夹着一个366天的闰年2020年,所以给我少算了一天。要是我每年都在,就能验证是不是2020年前都发信息告诉我是10月31号入简书,而2020年后都是10月30号入简书了。可惜我不是一直在。
最近脑里老是不自觉响起一首歌,回春丹的《鲜花》,其中又老是响起那句“我妄想开着我的烂摩托,去转一转,可是我可是我,可惜我把车卖了”。我觉得我的文学梦也是我的烂摩托,我想开着它去转一转,可惜我把它卖了。
要想时间显出它的能量,是要伴随着相应的持续行动的,否则增长的只是年岁而已。“愚者不努力,懒人盼巅峰”。如果要我写一封信给六年前的自己,我一定会说:“你得写啊!”我也不想六年后的自己又写信给现在的自己说:“你得写啊!”所以,现在,我应该说:“我得写啊!”
断了日更以后,写文越来越少,给自己的借口是宁缺毋滥。其实看回自己的日更短文,也称不上滥,有的甚至还很有趣。所以为什么我还是越写越少?是我给自己的定位错了,我把自己错放在了应该篇篇出精品的位置,妄想不通过量变就能质变,很可笑。我以为自己的“量”是体现在阅读上了,然后想在写上面体现出“质”。谁知这也是一种自以为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你看得多写得好的大有人在。我就在这样的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中停滞不前了,难道再这样度过另一个虚假的六周年?
其实日不日更没关系,隔日更也可以,三五日更也可以,但是得更啊,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频率去更。日更给人的压力太大,我躲了,却又没有足够的自驱力去隔三差五地写个文。躺平了,就顺着姿势去摆烂了,观察、思考、记录都减少,甚至没有了。没有输入的输出,就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了。
过去的几年,每年我会看看自己古早时候在QQ空间、朋友圈、微博等写的东西,那也不是日更的东西,看着看着就会有各种情绪,但主要是笑。笑自己偷摘别人的枇杷被堵在树上一个小时,笑自己用皮筋弹水掉进了池子里,笑自己粘的风筝怎么也飞不高,笑自己矫情的诗、自以为是的悟出的道理等等。原来,留下印迹,就能跟时间换来欢乐。
我上过付费的写作课,听到的最有用的一句话是:写作是传递感知。并以此重构对词性的认知,名词是你感知到的事物,形容词是对你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副词是对你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的感知。虽然太阳底下无新事,但你的感知是新的。为你的感知留下一点印迹,就是写作的意义了。
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自以为懂得,殊不知践行了才是真懂得。下一年不要过虚假的七周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