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努力都不行,可能你骨子里并不想成功
2018-10-09
1
有一位朋友,从小学习好,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上了大学,表现良好。毕业后一直在公司一般岗位默默无闻地工作。几年过去,昔日的同学在事业上风生水起,买房买车。唯独他仍然在原来的岗位上不声不响地工作着,表现平平,毫无起色。
看着身边的亲朋好友,个个发达的发达,升职的升职,深造的深造。自己却几年下来既无存款,又无房无车。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脸上无光,甚是着急。
于是,报班报课,提升技能,读书写字,自我成长。学习的过程很充实,心潮澎湃,起早贪黑。可是经过一番折腾,热情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熄灭。生活工作一如既往。
相信你对以上现象并不陌生。一个有进取心,也刻苦努力的有志青年,却没有成功,没有实现愿望,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学了知识却不改变行为,那不是真正的知识,那只能叫信息。要学就学“临界知识”。
也有人说如果只设定浅层目标,即便实现了也只是徒增自大,无法实现深刻的价值。所以设定深度目标至关重要。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真正原因是你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深究的话,要从你儿时的经历和所受教育中寻找答案。
也许你会说,我当然知道啊,辛苦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买房买车,为了把生活过好一点,为了给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和教育。这些是没错,但这只是大众眼中表面的理想生活。你内心潜意识中真正想要的东西,你并不完全明白。
你以为你想要房、车。可是你却带着老婆孩子在出租屋一住就是十多年;你以为你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你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从来不下决心规划工作,打磨技能。说白了,就是原始梦想的驱动力不足。
我们公司业务部门,同样是接待客户做业务,有个销售顾问每个月各项指标都能完成,工资自然拿得高;而有的顾问业绩平平,勉强完成任务有时还完不成指标任务。能力差异当然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业绩好的同事,目标性更强,对财富的欲望更大。从长期的观察来看,这一点无可厚非。
所以,想清楚自己是否真正想要成功很重要。你以为你想要成功,说不定你首先或者第一想要的是安全感。只不过因为外界所有人都以是否有钱论英雄,慢慢地你也以为那就是自己想要的。毕竟成功并有钱可以让身边的人更开心,也更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虚荣心。
2
儿时的经历可以说是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启蒙,它是一生价值观的奠基石。
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心里凭空就会长出一个梦想来。而是,要么在小时候人生有了转折性改变,激发了梦想;要么见识过优良品质的物品和生活,从而对优质的品质有了最初的认知和向往。
“朗读者”第二季第2018-08-04期朗读者的邀请嘉宾斯那定珠倾家荡产,千万富翁变亿万负翁,历时8年,为家乡修出一条“天路”。使自己的家乡“巴拉村”终于在地图上有了一席之地。他正是在10岁那年跟父亲去了一趟县城,大开眼界,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从此心中便有了为家乡修路的梦想。
褚时健的家乡早在1910年就已经通了火车-中国第一条通车的国际铁路:米轨。精密铺设的铁轨,无论外观还是质量都是上乘火车,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产品。褚时健就生长在米轨边上,对米轨有不可磨灭的印象和回忆。
“小时候看见火车,就觉得长大应该过那样的生活。哪种生活其实自己也不清楚,但感觉米其林火车就能代表我们的愿望。”
这无意中成为这个世界对褚时健最早的一种教育:生活中的先进和品质。
关于“见识”,《褚时健传》作者周桦是这样说的:所谓“见识”无非就是见过好东西,然后能判断什么是好东西,进而能做出好东西。褚时健守着米轨长大,也算见证过“好东西”、“好生活”,这也算是作为山村孩子的他最早的人生启蒙。
乔布斯小时候家的房子是开发商埃奇勒建造的。埃奇勒建造的房屋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价格低廉,质量上乘,干净典雅:落地的玻璃墙、开放式的平面设计、无遮蔽的梁柱构造、水泥地面以及大量的滑动玻璃门。
他对埃奇勒建造的房屋的欣赏,激发了他为大众制造设计精良的产品的热情。把很棒的设计和简便的功能融入产品中,而且不会太贵。——这是苹果公司最初的设想。
那么从小就被禁锢在农村的孩子会怎么样呢?
文章开头提到的我那位朋友,她小学中学时,每天放学回到家总有干不完的活,拨草,种棉花,种红薯,种花生,种玉米,割麦子,拾棉花,收花生……
即使地里没有活干,家里也有其他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事,烧火,做饭,蒸馒头,喂猪,放羊,割草……这些听起来很有趣,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她的感受一点也不好。因为这些琐事占用了他她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毫不忌讳得说,她非常讨厌干农活,身心劳累不说,干农活会使双手变丑,这一点对爱美的她来说,简直是痛心疾首。
所以,她从小最大理梦想就是考上大学,逃离农村,不再从事农业劳作。她考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也不是因为心怀远大志向,而是为了能不再干农活。
现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很满足,可以说儿时的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对生活便再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奢望和追求。
安全感,稳定性就是她最大的追求。
可是主观上她却想要成功,想过好日子,想发家致富,想有能力报答父母。这也是很多人想要但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事。
儿时没能在内心中拥有伟大原始梦想的种子,现在长大后再从外部再向内种下这颗种子很难,是外界强加上的不是发自内心的。
3
可是人生的一开始就抓了一副烂牌,真没救了吗?非也。
《功夫熊猫2》中羊仙姑对阿宝说得好:也许你的故事并不是以快乐开始,但这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你自己的选择。
即使出身不好,依然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
首先你要认清这个事实并接受它。然后你才会下决心做成一件事。
先从做成一件事开始。
褚时健15岁时,父亲去世,之后他退学帮着母亲在家烤酒。他在烤酒过程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来,烤的酒出酒量多,质量好,是全村烤酒最好的,比教他的老师傅烤得都好。褚时健儿时做成了烤酒这件事,对他自己影响深远,烤酒是他对于少年时期回忆中最美好的一页,因为烤酒和烤酒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快乐延续至今。也因为烤酒,褚时健清晰地知道了:做事、把事做好,就会快乐,就会有成就感。
所以,把一件事做成,做到完美,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及深远。那种快乐和成就感会影响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会激发你内心的原始梦想。做成一件事,梦想便有了根基。
再没有比认真做事更让人感觉踏实的了。它会让你没时间和心思迷茫和焦虑。
已成人还没有成功的我们,不可能再倒回小时候经历一场突发性转折,所以只能从现在从做成一件事开始。
在社群里认识的吴蕾小姐姐,她的成长之路正是从减肥成功开始的。先是减肥成功,然后学习写作,之后办了自己的收费社群,帮助其他姐妹们成长,变美变好。一边办社群一边学习练声演讲。现在的她跟一年前相比有了180度大转变,人变美了,生活有朝气了,家庭关系也和睦了。
她的成长理念就是,在一点上,密集投入大量的行动,达到单点突破,一段时间内专攻完成一件事。做成一件事之后,整个人都自信满满。然后一件一件做下去。然后人生便是由一连串的成功组成了。
但要注意,我们强调的是把事情做成,而不是简单的做事。比如写文章,你每天都写日记,读书时写笔记,可是你从来不发表文章。这并不叫做成一件事,你要完完整整地把你的日记笔记整理出一篇文章并发表出来才叫做成一件事。
你每天都有读书,可是你读完书之后,什么也没留下,这也不能叫做成一件事。你只有读完书之后,写出一篇读后感那才叫做成一件事。
我们要求要有结果。你做事的过程再辛苦,但没有结果,那也是白费。所以,既然做事情,你就得要求自己要结果。做了事情却没有结果,那叫浪费时间。
师北宸老师也讲过类似的事情,他说他要做一件事,并不会先去学习怎么做,而是一开始就直接下手去做。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学一堆课程,花了一大笔钱,费了不少时间。然后呢?没有然后了。你从来都是在学习的路上,却从来不做事。
所以,出成果,出成品,出优秀文章,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现在就开始做成一件事吧。(你决定要做成的一件事是什么,可以留言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