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每天写1000字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四章:大道至简,道即恍惚,“从前我是瞎的,

2023-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明鹏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无色为夷,无声为希,无形为微,这三者都是道的表现,没有光明,没有黑暗,绵绵不断,没有存在,可以命名为恍惚(惚恍),没首没尾。用过去心理体验,处理现在问题,知道根源所在,就是道。

这一章类似第一章,还是阐述“道”的本质,我们用心理来理解非常简单,事实上心生万物世界观就是如此,不过作为“道”是大家推崇的大道罢了。

问题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如同哲学家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先接受这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常识”,才是“大道”,“大心理”。

神龙见首不见尾,作为心理的道和道的心理,却更进一步,既不见首也不见尾,只见“自己观点、逻辑、目的”,老百姓的话,叫做“人心隔肚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就是老子在这章说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我们都在看,看到的却不一样,千差万别;我们都在听,听到的却不一样,五花八门;我们都在触摸,摸到的却不一样,盲人摸象;隐喻人都是瞎子、聋子、傻子。

经典说“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老子在这里说,“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瞎的更厉害”。

承认自己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甚至愚蠢透顶,越来越瞎,真是太好了,太好玩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毛病,屡禁不止,重复出现。比如老子教导“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减少妄言保持平静,这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但屡屡违反,不求重点,唠叨过程,急于表态,急于附和,消极抱怨,没有一定之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知道做不到,怎么办?就是真正接受自己愚蠢至极,坦然“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瞎的更厉害”,“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