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吏士行能令》
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这是建安八年曹操颁布的《吏士行能令》。
此时距官渡之战已过去二年多了。袁军主力在官渡遭到了重创,已经无法再和曹操争雄了,但河北大部分地区依旧掌控在袁军手中。尽管袁绍本人于建安七年病逝,但他的军事集团并没有消散,他的势力被几个儿子瓜分。这些军事集团仍然是曹操不小的威胁。建安八年,曹操为了平息因前期战功封赏而不满的议论,特颁布此令。
这短短一百来字的令文,把“唯才是举”讲得非常透彻。它对现在做管理的仍旧具有指导意义。赛马不相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人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有才,无德无才。对于管理者而言当然是希望他的部属是有德有才了。但是这只是个美好的想像,现实中有才的人本就很少,在这些很少的人里还要有德,这就更少了。因此那些名留千古的贤明人物总是凤毛麟角。对于这样的人就不要抱太多的幻想了。至于最后一种无德无才的情况也是比较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像这样一无是处还会被重用的就更少了,除非他是管理者的亲戚。最多的应该是第二种和第三种了。品德呢,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才能呢,既不是非常优秀也不是太差劲,这就是绝大多数人。要怎样才能让这些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呢?那就只有一种,用事实来说话。真正地让贤者食于能,斗士食于功。只有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这些人的积极性。一个团队如果形成了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它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谁会甘于落后。在这种良性竞争下,它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管理者只要让这股活力和生机不断壮大,那整个团队就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