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枷锁》里的一些思索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毛姆的《人性的枷锁》
这部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给我留下了好多的思索,关于人生的意义,关于哲学,关于理性,关于阅读等。
关于人生的意义
小说中,作者不断地通过主人公菲利普的口来探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菲利普终于通过克朗肖送给他的那块波斯地毯明白了:人生其实没有意义。
他说,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颗高速旋转的卫星,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了生命。而生命既然有开始,就会有结束。
人类并不比其他的生命形式更重要,也并非造物的巅峰,而是顺应环境的产物。生命的河流从无有之泉涌出,又永不停息地流向无有之海。
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块自己织就的地毯,都有属于自己的花纹。
他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自己的行为、感受或思想,编织出或繁复、或斑斓、或规律、或美丽的花纹。
既然人生没有意义,那就不必拘泥。每个人大可随意选择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纬线,编进自己漫长的经线,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图案。
有一种图案最常见,它描绘出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结婚生子,艰难生活,最后离开人世。
有些图案则错综复杂而又精美绝伦,它虽然看不出对幸福的追逐,也看不出人生的巅峰,但是它却有一种别具特色的魅力。
这让我想到了《活着》,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关于哲学
菲利普一直在思考,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准则。他认为很多东西之所以看起来合理,仅仅是因为他从小就是这样被教育的。
有一段时间,他开始毫无目的地大量阅读哲学作品。每进入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他都兴奋得像过电一样,期待从中找到一些能指导他行为的准则。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穿行在未知国度的行者,随着跋涉的步步深入,眼前的远大征程让他越来越着迷。
他的头脑比较实际,在抽象的领域里举步艰难,但即使没办法跟上作者的推理,只是看着作者曲折幽深的思想敏捷地穿行在他无力涉足的疆域,他也会感到莫名的快乐。
有时候,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似乎对他没什么启发,而有些哲学家却让他有种一拍即合的感觉。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完完全全是他想要的。
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密不可分。如果你知道一个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那你就可以把他的哲学观点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样看来,事情好像是这样的:并不是因为你这样想,所以你才这样行动,而是说你天生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你才会这样想。这跟真理没有任何关系。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理。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哲学家,过去那些伟大人物构建出来的精密体系只对构建者本人有效。
这样一来,就只需要弄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自己的哲学体系也就水到渠成了。
菲利普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须要弄清楚三件事:一个人与他生存的世界的关系,一个人与他周围人的关系,最后一个是他与自己的关系。
同时身处国外的他也发现,有些事你觉得自然而然,外国人却觉得荒唐可笑。
这让他他意识到没有什么是好的,也没有什么是坏的,一切都只是为了适应生存。
关于理性
理性似乎并不能指导生活,因为生活好像自有其轨道。
看到这里,我也是深有体会。在没有遇到事情的时候,在事情没有搁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道理能讲一大堆,而且感觉怎么这么对的道理到别人那里就是行不通呢?
但是一旦事情真正轮到自己身上,就会发现理性的道理都抵不过情绪的浪潮。就像文中说的,整个人都被难以抗拒的力量驱赶着向前。那股力量跟理智没有任何关系,只跟自己的反应模式有关。
什么权衡利弊得失,这样做了有哪些益处,那样做了有哪些害处,都被情感隔绝在外了。
就像一头钻进了一个胡同,只有眼前这一个方向,哪里还会多角度看问题。
关于阅读
为什么读书呢?
主人公菲利普给出的观点:
一是为了自娱自乐,因为阅读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不读书就跟不抽烟一样浑身难受;
二是为了认识自己,我感觉我读书的时候纯粹是走马观花,但我偶尔会碰到那么一段话,有可能只是一个短语,它们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会成为我的一部分。
一本书里但凡对我有用的东西都已经被我吸收了,就算我再读上十遍百遍千遍,也不可能挖掘出更多的东西。
我感觉人就像一朵紧闭的花苞,一个人读的绝大部分的书,做的绝大部分的事,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
可唯独有些事情对他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们会唤醒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连打开,最终绽放成一朵花。
但是不得不说,菲利普正是因为从小就大量读书,才能比其他人更早地成熟,才能不断地提高他的自省能力和洞察能力。
关于财富
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人生一半的可能性都会被堵死。做任何事情都担心自己得不偿失,就绝不会为了一先令付出两先令的成本。
文中提到,贫穷会让一个人变得刻薄,小气,吝啬,看世界的角度变得庸俗。贫穷还会斩断你的翅膀,吞噬你的灵魂。
足够的钱财才能让一个艺术家心无旁骛地工作,能够慷慨,坦诚,不伸手求人。
最后,生活充满了随机性,一切似乎都纯属偶然,雨落在义人身上,也落在不义的人身上,这一切都没什么道理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