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学会沟通,赢在关键时刻——《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当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摆在我们面前,由于面试的语言稚嫩而错失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感叹没有做好的准备,那些远方最终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地方。
当我们有合适的机会结识一位倾城佳丽,很多人变得口吃不清,明明想表达情意,却被人误解。
当我们被领导选中回答工作的关键问题时,想好好表现一番,听众一脸茫然:“你在说什么?”最终,表现变成了一个人的独白。
公开自我展现多是想树立自己的形象。这种自我展现也被人称为“脸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试图展现自己,是想得到一个社会承认的形象。树立这种形象的关键因素是沟通。
有人会说:沟通就是说话嘛。是,也不全是。我们从小学习说话,几乎人人会说话,但能掌握沟通的人却寥寥无几。正因为稀有,沟通能力更显得弥足珍贵。
沟通能力如此重要,不仅你我很看重,连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者也对此孜孜不倦。有讲沟通重要的,有讲亲密关系的,还有专门谈判的著作,真是让人头晕眼花。
有没有一本可以海乃百川的著作?当然有,《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既陈述了沟通的重要性,还有支招如何处理亲密关系,更厉害的是它面对冲突和谈判的见招拆招。在有关人际沟通理论介绍的同时,也加入了很多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增加了阅读的趣味。会给焦虑迷茫中的人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本书的作者阿德勒在1990年一次沟通学会以上与拉塞尔相遇,两人就使用故事片作为教学用具达成了很多共识。多年来,两人围绕沟通广泛地撰写文章、四处演讲,并合作出版了多本教材。《沟通的艺术》是两人合作的教材之一。
如果你还不能快速理解别人的言下之意,如果你的沟通中有鸡同鸭讲的尴尬,如果你想要通过改变自己在众人的印象,以至于决胜于未来,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要错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阿德勒,踏上一条提高沟通能力的路吧。
1.如何处理沟通中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存在沟通的差异?我们往往把这些归咎于理解能力不同。诚然,理想状态下的沟通是要达成心意相通。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并不需要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也能促成有效沟通。这是因为在我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常常只挑选自己感兴趣或者熟悉那部分。作者称这种"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能力叫做知觉力。
著名主持人柴静在节目中拿出一个花瓶,科学家看到花瓶时想到的是花瓶的制作过程,美术学家想到的是花瓶上美丽的装饰,而医学家想到是里面有多少细菌。
知觉以我们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不完全如此。当选择好一种分类的结构模型后,我们会用这种模型对符合分类的人进行归纳和预测。在这种模型下,我们看到自己选择看到的那一部分小世界。
看想要改变现在沟通迷茫的现状,可以通过改变知觉能力进行提升。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知觉能力呢?
一,培养同理心。
同理心现在已经成为情商的标志。事实上,人们天生就对别人有同理心——它根植于我们的大脑。可以说,同理心是我们的社交智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早把同理心写进书里。《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时,大举攻打赵国。赵国形式危机,向齐国求助,齐国一定要让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触龙从自己孩子进宫做官为表象,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打动了赵威后,最终长安君出质于齐,换取救兵。
这就是同理心在沟通的关键作用。国家临危受难的紧要关头,触龙为国家赢得支持。所以,当沟通不畅时,我们多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他们,我会作何感想?”
二,认知复杂度
通常我们只用一种角度思考问题。书中的枕头法可以增加认知复杂度,给我们多个视角看问题。
立场1:我对你错
立场2:你对我错
立场3:双方都对/错
立场4:这个议题不重要
立场5:四个立场都有道理。
当你发觉对方的立场乏善可陈时,可以试试枕头法,同样也可以帮助你增强同理心。
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我们才算提高知觉力。假如我们的知觉能力不够,定力又超强,会给人强势的沟通感,这样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
2.你会怎么应对冲突?
事实上,任何一段有深度的关系都包含了冲突。网络上“找个三观相合的伴侣”的观点,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当彼此的想法,观点,行动,需求不一致的时候,简单一句“三观不合”并不能完全覆盖,反倒有逃避的嫌疑。
面对冲突,除了逃避,还有批评、防卫、蔑视——统称“末日四骑士”。而这四种方法并不能解决冲突,反而把双方置于尴尬境地。
当冲突来临,我们试着放下自己的防卫心理,用一种幽默方式调节沟通的尴尬气氛,最后想出双赢的办法化解冲突。这样的沟通技巧从古到今都屡见不见。
《红楼梦》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拉着林的手:“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任务,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八面玲珑的王熙凤,短短数语,夸了林黛玉,老祖宗和其孙女们。首次见面话之圆润,赢得第一印象。
又比如,黄渤上鲁豫的节目,鲁豫问黄渤:你现在觉得自己红不红?黄渤回答:都能上你的节目了,你说能不红嘛。这是抬高节目和主持人的同时,也抬高了自己。
如果你还没有双赢思维,遇到冲突反应慢半拍,我们的人际关系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痕。这时候如果 “四骑士”的做法会让沟通陷入僵局。想要打开另一个局面,我们需要考虑修复这种人际关系。
3.如何修复损坏的关系
当沟通危机出现,关系的鸿沟也会跟着出现。逃避和忽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作者在书中提到,对修复已经损坏的关系,商业顾问多利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方法:
第一, 重新开始。虽然既定事实已经形成,我们也要通过自我坦露,表现出重新开始的愿望。只有重新开始,才有可能“亡羊补牢”。
第二, 承认自己的过失。很多人跨不过“面子”这道坎。大方承认,并不是丢人的事情,反而为以后的沟通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 改变沟通的动力。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
即使沟通时狂风暴雨,也胜过乌云密布。无论结局好坏,每次沟通都是一次好的反馈。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不仅指出对内反思的重要——看入人里,还换位思考——看出热外,最重要的是思考两者之间的优化改变。书中,作者还举出非常生动的例子,让我们进行复盘。真正地把沟通学到身上,以便于我们在关键的时候,沟通顺畅。
初次使用《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新的技巧与人沟通会产生尴尬。当你继续保持练习,克服最初尝试的尴尬,这时候你已经可以熟练的把握自己。最终,你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会表现很好,很自然。
人非生而知之,皆为学而知之。要相信,你可以做到真实的自己,通过练习,你完全可以成为沟通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