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哭泣(我的艺考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5230493/b277eef18ee250d2.jpg)
中戏发榜之前的那个晚上,我在北京通了平生以来的第一个宵。和吴楠以及佳女神,就坐在北京南站邻街的一个24小时餐馆里。点3份套餐,一直聊到天明。
那晚是去接佳女神的。吴楠拉我去,说是凌晨到达的火车,一个女孩家的总归不能没一个人接。我也便去了。
佳女神是个奇人,北京这边的考试基本上快要结束了,像中戏、北电之类的已然接近尾声。佳女神她却现在才来。二月末的时候,她就联系我们要来北京考,一直等到正月十五,她还是没有音讯。三月十号左右吧,QQ上突然跳出了条消息,很简短,“我来北京了”。
这么着,佳女神就来了。
我和吴楠站在出站口等候时,大概是零点多十五分钟。之前我们在南站对街的一家KFC里填了些夜宵。里面几乎是满的,有各式各样的人说着各式各样的话,人特多,完全没有午夜的感觉。我们坐着,零点时,吴楠讲,“该到了吧。”
我们起身离开,随即,刚刚空出来的位子又被另外的人占据,KFC里还是满的。
那晚风很大,不过没有我初到北京时的风大。但总归有些冷凉。我把羽绒服拉得紧紧的,盯着出站口涌动的人群。面孔都很陌生,没笑容,很平静,很冰冷。我打量着,人群里农民工样子的人占据着多数,他们大包小包,破旧而质朴。
然后,佳女神出现了。反衬中,特亮丽。她只拉着一个小的绿箱子,穿一身我忘记是粉还是白,总之是浅色的衣服。她迎着我们走过来,有些疲倦。她讲,她饿了。
我们穿过了几乎一条街,才找了家人不多的安静的餐馆。名字我忘记了,是个中式的连锁快餐店。环境还好,灯光幽暗,挺适合安静地坐上几个小时。
佳女神坐在位子里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惊人的消息:“我还没订旅馆。”一瞬间,我和吴楠都愣了。对面的这个女孩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午夜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连旅馆都不提前订好,像个流浪多年的资深背包客一样,特江湖。
然后,第二句话又让人一惊。她拿出手机平放在桌上,“让我看看,现在还有哪个学校可以考。”我彻底愣了。原来……可以这样……
认得佳女神,初是在南京,考南艺时。她同昊楠那一拨人是同乡,认得昊楠也便认得了她。昊楠他们总管她叫佳女神,如此习惯着我也这么叫了。不过说实话,北京这再一次见面,她的确给了我女神的那种范儿。举止以及思辨。
那晚通宵,佳女神一直在讲仿佛哲学般的观察,娓娓道来,像是凌驾于万物之上。说实话,她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而且这个方式很奇特,或者说,很神秘。你就这么听着,一点一点便会被拉入她所讲述的那种氛围。
她讲陌生人的危险,讲北京的贫富差距。语气里她的情感若有若无。对,就是这一点,她讲话仿佛从不带一丝情感,平静冷淡里却又无处不让你听出她的情感。很矛盾。却也很神秘。
她眼里的世界,在她讲来的那些话里,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存在。她仿佛能看到人心似的,透过无数的眼神,动作以及语言,构造出一个庞大而危机的视野。你逃不掉,只要你在听,你就不得不存在于她所构造的视野里,相信并且认同。
我讲她,“你该试着去写东西。”
她很平静:“我不会写,是会说。”
实际上,是这样。作为我,一个立志要以文字为生的人,思考与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作家,要会用自己的观点和思辨坚持对于这个世界个人化的理解。没有自己观点的文字工作者只能是高中作文的走狗。这话不狠。
就像听佳女神讲述她的观察时,我脑中所产生的一个念头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人生,他们此刻或彼时的动作与神情,盛载着他们过往了的苦难与快乐。这是令人惊喜的发现,就像发现了一座富矿一般,这世间便是个取之不尽的故事矿藏。
你我,以及你我身边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陌生人。他们都有一个起伏跌宕的人生,都有一个未完待续庞大繁杂的长篇故事。
佳女神说她不会写,也真是可惜了。
到了凌晨,我们站在了南锣鼓巷里,五点多钟的天,还昏黑着,没有阳光。白天繁华拥挤到无处立足的南锣鼓巷,在此刻安静得仿佛把时光倒流到了五十年前,静谧空荡的巷子,幽深着,只有我们三个人走在里面。也许白日拥挤的游客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吧。
北京地铁五点左右开始运营。五点整,我们便离开了那个坐了一夜的餐厅,说要去给佳女神寻个住处,鬼使神差到了南锣鼓巷。我们向里走,很黑,巷里的路灯隔好远才有着一支,白灿的光显得微小。佳女神的小绿箱子在地上磨出刺耳的隆声,我讲还是提着吧,别惊动了这么安静的巷子。很沉的箱昊楠和我换着提了一路。
说真的,那天中戏放榜,鬼使神差能来到南锣鼓巷感觉很有天意。日出时,我们刚好走到东棉花胡同,那第一束阳光恰好从中戏实验剧场的楼后射过来。不由自主,我立住了,我问他俩:“你们说,这第一束阳光从中戏这儿看到,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新生?存在?录取?庆祝?
我们都以为是那样。可,那都只是以为。当我看到成绩查询的“未通过”时,一切都崩塌了。崩塌得粉碎。是的,我落榜了。
安顿好佳女神,我躺在旅馆里的大床上,反复地看着手机屏上的“未通过”。一遍一遍刷新着那个网页。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看错了,那一刻,我多希望这不是中戏。
我哭了,哭得撕心裂肺。
你能理解一个被梦想抛弃的孩子,他的心碎与眼泪吗?
你能理解用尽全力却换来粉碎的那种难过吗?
不,你不能理解。
那天,我昏睡了一整个白昼。也许是昨晚通宵的缘故,困倦又疲惫。闭眼,睁眼,天又黑了。我昏昏沉沉地从旅馆了走出来,也很凉。我忘记了穿羽绒服,就穿着两件保暖,我走着,走了好远,绕了一圈,又回了原点。
我想,开心起来,明天就是你十八岁生日了。笑笑。
笑笑。
那天,3月11号。我十七岁的最后一天。
有时,我在想。也许,这就是天意吧,用一次惨烈以告别我的少年,用一个现实来告诉我真正成人的含义。
从那天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明白了一句歌词:“你拥抱的,并不都拥抱你。”梦想,往往是场一厢情愿的爱恋,在现实的残酷下,它脆弱如冰。
那晚,我走在街上,灯光还是像以前一样,灿烂恢宏,可滤过我的视线,却变得恍惚。我回想着曾经,努力回想,却一片空白。我只是走,好像痛苦是一个区域,只需得走,便能走尽似的。可它不是。
那天晚上,我叫了苏珊、佳女神、昊楠,一起去看了3D电影。《狼图腾》,并不好看,也还是努力开心了起来。因为明天,我就十八岁了啊,明天,我就要离开这个叫北京的城了。
北京,北京。
到底是该爱你,还是该恨你?
通宵,哭泣。一辈子大概仅有这一次能体会得如此深刻吧。青春期的末尾,我经历了一场梦想与现实相撞的地震。但这不是灾难,这是成长。这不是悲伤,这是一场真正的成人礼赞。
因为,对于梦想,我依旧没有放弃。
我会继续。失败,只是一次颠簸,路还很长,你怎么知道我走不到尽头?
北京,谢谢。终点等我。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mox文艺(mox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