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豪成长会:如何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用在工作和对新科技的运用
有人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个圣人是孔子,第二个圣人便是王阳明。王阳明的思想之所以能广泛流传,有其独特性和合理性,而其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在今天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的人生活和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知行合一,很简单,就是身体和思想一致。身心不离,即为诚。即为礼。诚者,信也,敬也,纯也。礼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诚于中,必形于外,这不就是知行合一吗?想到啥就能做到啥,做到啥就明白啥。明白啥就说啥。就是诚,就是知行合一。做不到就不要说,不真的做到,也不是真明白,那就不要讲。
至于对于现在日常生活里,人很难事事不伪,这个社会现实不允许。但这种扭曲会带来很多身心压力。很多人体会不到这点来源,但是有些人下意识总会找到疏解的办法:
总得有些朋友,有个氛围能说实话,舒缓平日不诚带来的附赘。而不是竟是那种吹牛攀比的社会关系。心理医生和神父那个忏悔室就是这种需求的典型。
2.信仰,相信真善美还存在,给自己的信心。就好似泥土里透气的眼儿。而面对泥胎神佛,有些时候不用想太多,敬畏但是可以放松身体和精神的环境。这也可以成为一类朋友回复身心的方式。
3.度假和自然环境。人被水泥的森林隔绝了与大自然的关系,所以多接触大自然,给自己一个放松啥都不想的环境,比如说在草地上打滚(春天),也是疏解这种压力的好办法。
4.还有一种逼着自己专注的运动。比如你练的那个,注意力不集中在那东西上,就抬不起来了,还比较危险。所以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这就能训练诚。不管为了什么,只要去做就可以训练啦。以上这些,都是现代人对知行合一,身心一致的下意识追求。只有少数人愿意把自己全部糊在泥巴里不透气哈。所以知行合一也许离我们没那么远,也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道理哈。诚者,天之道。善人之宝。诚之者,人之道。不善人之所保。
最后分享一个网友的故事
未必符合阳明先生本意,供大家参考。
故事:
最近辞职了。
原因很多,我渐渐的厌恶了这份工作,厌烦了一年天天都在不同的城市出差,厌烦了这个跟自己所谓的理想不太符合事情,厌烦了那几个工作配合起来让人崩溃的同事,厌烦了那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老板,等等等等。虽然当时为了这份崇高伟大的工作,放弃了自己的公司,领着连自己生活费都不够的薪水,投入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和热情,但这个时候我还是决定辞职了。想了很久,最合适的理由是,我要去追求我的理想,我要去做一个中医,毕竟我都30岁了,剩余的时间不多。
代理ceo是一个很尊重别人的领导(不是老板),我电话辞职的时候,他说“太棒了,恭喜你,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动”,他发自内心的恭喜(我确定他是发自内心的恭喜我),这句话感动的我热泪盈眶。
第二天,我面对他时,没有想象中的坦然,原以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应该冠冕堂皇,堂堂正正。甚至聊起来以后,他帮我出谋划策时,我的眼神居然有一点点的闪躲,心里居然有一点惭愧。
辞职后,想去找个清净的地方,无世俗纷争的地方去潜心学医三年。最好的朋友马上推荐他们老家,于是跟他一起去走了一趟,他见人就介绍“这是我同学,他毕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好中医,这次来,想看看在我们够不够清净,想在这里居住几年,潜心学医。”听到他这么介绍我时,我没有得意,反而对于这样的介绍有点闪躲,同时也有一点惭愧。
我开始思索:为什么?对于我最伟大的理想,最想做的事情,居然我会有这样的感受?
最后发现,原来我辞职的原因并不是纯粹的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是故事开头描述的种种种种。我开始发现,原来我内心深处并不纯粹,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伟大,而把这其中一个理由放大了,知行不一。何况我并不知自己的内心。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开始一个个理清头绪。为什么我会厌烦了这份工作?为什么厌烦了一年天天都在不同的城市出差?为什么厌烦了那几个工作配合起来让人崩溃的同事?为什么厌烦了那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老板?为什么我辞职的理由会是学医这个理由?等等等等。
不断的拷问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
结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原来厌烦这份工作是因为工作中无法得到认同,获得不了成就感。厌烦出差是因为无法控制因出差产生的各种寂寞不便从而出现的烦恼,而产生的挫败感。厌烦同事是因为这些同事没有办法配合自己,意味着无法实现自己计划完成时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辞职是想证明自己自己并不庸俗。厌烦老板的刚愎自用是因为想做会自己,而不是别人的附庸,那样会让我没有存在感。…………
又问,为什么?
因为虚荣。因为狂傲。…………这些还不够深。
再问为什么?
根源深处是因为自卑。源自经常知行不一的自我否定。内部长期的自我否定就需要外部的肯定来获得短暂的平衡。…………
人嘛,总得活着。
这个知,不是知别人,而是知自己,不知道自己心里什么状况,如何去行?看似为了理想堂堂正正的行着,实际是为了包裹心里那个脆弱的自己而活着。不建立在知道自己内心世界的行动,就如同没有地基的大楼,迟早都要崩塌的。
一个个的分开, 一层层的剥开,这个过程叫做格物。
物格而后知致,我知道了自己的心里原来是这样的,有善有恶,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君子诚其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意诚而后心正。有所好乐,有所忿懥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发现这些好乐,忧患,虚荣,狂傲,自卑,且不为所动。阳明先生曰致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
心正而后身修。一步步去掉自己这些好乐,忧虑,虚荣,狂傲,自卑。阳明先生曰去恶存善为格物。
致知为知,修身为行。
-----分隔线-----
故事已完结。以上故事中知与行对象都是网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