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想法心理

修灯

2023-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豆小妮

有一次去外地,到店里看了看,店长是位男士,干活可以,店里业绩也还可以,不过走下来一圈,发现很多问题。

开业四年了,许多灯发黄了,进店灯箱有一个不亮了。二楼吊顶有三块的灯没有安上,漏着三个大黑洞。说是开店时安装师傅就没有给安装,但是材料还在。

如果这几个维修要总部派人来修,说实话不值当的,因为成本太高了,光路费就差不多抵了维修费了。可以考虑当地在网络上找维修人员,至少省了路上的费用,或者自己修也不是做不到。

说起来自己修,车上的几位同事都很感慨,按说男孩子天生就会被认定可以胜任各种维修工作。小时候,家里的灯坏了,我们记得就是先找电工,电工不在的话就找老爸。感觉老爸是无所不能的,特别是修家里的各种物件。现在长大了才知道,老爸只是小学毕业,这些电工的活或木工的活根本都不懂,但是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敢于动手做,家里没有依靠的时候,老爸就冲上去按照电工的做法开始干起来。家里的灯泡坏了,就自己拿着坏灯泡出去买一个,然后安上去。有时候拧螺丝都把螺丝拧滑了丝,但灯是可以亮起来的,再不行就直接把整套换下来,反正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家里的灯能够亮起来,这个才是目标,也给了我们家庭带来了温暖。而且小时候没钱,老爸就买一些木材,自己打椅子、凳子,床,还有橱柜,然后自己上漆。虽然物件都粗糙了点,但是家里的家具比较齐全,而且还都是实木的。有时候老爸晚上出去喝酒回不来,家里突然断电了,我们女孩子也能解决问题。就按照当时给老爸用手电筒照明时,知道他怎么换保险丝的,我们就先拉下电闸,然后截断一个保险丝,两边接上长螺丝拧紧就可以了,感觉这些事情都不复杂,只是看两遍就能够学会。因为以前的老楼房经常断电,我们就没办法写作业了,所以换保险丝成为我们小时候经常做的事情,家里有常备的保险丝,万一家里的保险丝用完了,我们还有办法就是找一些废旧的电线剥了皮,用铜丝接上,现在想想用铜丝当保险丝还是挺危险的,因为一旦过电保护它不断电了,可能有起火的危险。这就是不懂得常识,但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还好没出现什么危险,当然从小养成的这些习惯,让我们养成了有事自己解决的思维模式,不分大事小事总是能想到办法。

以至于现在老妈一个人住,每到回家看望她时,她不是让我和姐姐修厕所,就是让我们踩着高梯子帮她换灯泡,家里哪里坏了我们就帮她修哪里。也许在她眼里我们从小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我们能蹦能跳的,当然可以帮她解决这些问题,有孩子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钱找别人去解决呢?

对比我们这些人的过往,再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只要花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只要能花钱办成的事,就不用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变了,而且如果不影响到现在的实际生活,就可以拖着不解决。自己的生活中如此,挪到工作中的场景也一样如此。

实际上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眼里都有活,看到哪有问题应该及时解决。这些不一定列在他的业绩考核目标里,也是他店面管理的基础事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