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赏析之一六四 结论与方法要统一
2024-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无为而修
第十八则
作者:王永彬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译文
孔夫子为什么厌恶“乡愿”呢?因为他只是表面上看来忠厚廉洁,其实内心里并不如此,可见得这种人虚伪矫饰,以假面孔示人。孔夫子为什么厌弃“鄙夫”呢?因为他凡事不知由大体着想,只知为自己个人的利益斤斤计较,得失心太重,是个不知人生精神内涵的俗物。
注释 乡愿:外貌忠厚相,内怀奸诈心的人。 ...
评语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说了一句“乡愿,德之贼也。”什么原因呢?因为,“乡愿”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伪君子”。“乡愿”之可厌,一在其虚伪不实,二在其可能带给无知的年轻人错误的印像,使得年轻人失了正道,所以说他是“德之贼”。这种人欺世盗名,岂不可恨?所谓“鄙夫”,乃是指不明礼义,不知生命精神价值重于个人利益的人;
感悟:揭示虚伪的最好方法是定规矩,任何事时候,都要按照规矩办事,违反了,惩罚,不用说什么“再给一次机会”。孔老夫子给出了结论,但是没给出具体的方法,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