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13】再读《王阳明》,且听熊逸说
机缘巧合,再一次看了一套关于王阳明的书,当然依然不得要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学习了熊逸老师的讲座,摘记一二,略表安慰。
1. 一直以来,王阳明都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很多著名的大人物,如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甚至日本的东乡平八郎、稻盛和夫等都是他的超级粉丝。
2. 王阳明为啥那么受欢迎呢?因为按照世俗标准,他简直是个完美的人。《左传》讲过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占全了。立德:授课育人,弟子满天下;立功:多次平定叛乱,几乎没有败过;立言:提出的“心学”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成为儒学又一宗……严格来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大概只有王阳明一个。
3. 别看现在王阳明人气那么高,在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两极分化。认同他的人,觉得他发现了儒学真谛,是个大英雄;看不惯的人,骂他标新立异,为了出名不择手段,是个欺世盗名的反动派。
4. 为啥当时那么多人骂王阳明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理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开创心学,和理学对着干,完全是当时的“异端”,别人骂他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5. 《传习录》是一部记载王阳明思想的著作,但这本书可不是王阳明写的,而是弟子们对他语录和书信的收录,相当于心学阵营里的《论语》。
6. 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一统天下的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即:终极真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要寻求真理,就要到外部世界寻找。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最后会由量变到质变,豁然开朗。
7. 王阳明却说:不对。寻求真理,不用借助宇宙外物,而要回到自己的内心。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套完整的终极真理,把内心的真理挖掘出来,再扩充到万物之中,去影响别人和社会,这就是“致良知”。程朱理学要求向外,王阳明强调回归内心,路径正好相反。
8. 王阳明可不是从小就反对理学的。和当时人一样,他从小把程朱理学奉为真理,认真学习。按照自己理解的朱熹的方法,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一连七天,结果不仅没有收获,反而病倒了。慢慢的,王阳明发现“格物致知”这条路走不通,对程朱理学产生了怀疑。最终,开创了一套新的理论——阳明心学。
9. 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另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知”和“行”的问题。程朱理学认为“知”和“行”虽然有联系,但两者是不同的,而且往往强调先知后行,王阳明反对将“知”和“行”分离,认为要“知行合一”。
10. 啥是“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不是说知道了就要去做,更不是说行动要和内心的想法契合,而是“知道”和“做到”本就是一回事,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道了就一定会做到,之所以没有做到,是因为不曾真的知道。这和今天大多人的理解区别很大。
11. 有人可能要反驳了:有做坏事的想法,最后克制住了,这并没有做坏事啊。怎么“知”就是“行”了?王阳明会告诉你——“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只要有了做坏事的念头,你就已经做了这件坏事。
12. 因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王阳明认为:只有靠不断修炼,提升道德修养,从内心深处断掉做坏事的念头,才能成为圣人。
13. 从这个角度看,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并没有实质区别。目标都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只是一个推崇向外追寻天理,一个强调向内回到内心,路径不同罢了。
14. 程朱理学强调从圣贤书中获得真理,成为圣人。王阳明却说,终极真理只在我们心中。这很能激发人的自信,但也导致一个后果——真理不在书等外物上,那就不用读书了。所以王阳明的后世弟子中,多有一种反智主义的热情,特别不愿意读书。
15. 王阳明晚年的“四句教”可以概括他的心学思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翻译过来就是:内心的本体是纯粹、无所谓善恶的,但一旦动了意念,善恶就随之而来。要靠自己内心的“良知”懂得区分善恶,通过“格物”不断抛弃内心的恶念,最终我们就会成为圣人。
从传记到大传,三年过去,似乎也没有增进多少理解。对“心即理”“致良知”,还是似是而非,但对“知行合一”“事上磨”的道理倒是十分认同。只可惜,自己一直原地打转,所做之事大多简单重复,如此情景,如何去磨,确实是一个问题。
另,如果一定说有什么标志性收获的话,那么,儿子名字中带了一个“仁”字,倒也寄托了几分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