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伪心理学说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陷入到伪心理学中。
如何应对?需要建立心理学的三个标准:1)可作伪性;2)概率性预测;3)因果关系。
可作伪性
在心理学中,根本无法证明其是否与标准相关的标准,就叫做“可作伪性标准”。比如心理学家中最为人熟知的弗洛伊德便非常推崇这种标准。在他的《梦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从未做过事前预测,永远是事后诸葛亮。也就是说,他的理论可以根据情况随时修改,能够解释一切。
现代心理学家提出希望能有像数学家或物理学家那样的“可检验的理论”,简单说就是心理学应该能做出预测,具有“可证伪性”。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可证伪性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
概率性预测
心理学的成果几乎都是概率性结果,不是每一个人都适用的,都会有限制条件。越严格的心理学实验,对实验环境要求越高,其结果适应的范围也越具体。所以当一些心理学理论出来后,有些人会说“为什么要用你的理论?难道我这么多年与人交往是白活了吗?”
但我们总会陷入下面这样的怪圈:心理学上已证明,人类的确能用某个小概率事件即单一原因,击败较为抽象的概率事件即多重原因。在具体问题上,个案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概率事件却根本摸不着或是无法确定正误。特别是在当今大数据盛行的时代,这一特例机制反而愈演愈烈。
但,正是这个不合逻辑的大脑构造,才令人类具有无穷无尽的发明和创造,继而改变这个世界。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需要确定是自变量的因导致了因变量的果,才算两者存在相关,否则就是虚假相关。
比如:有一天你在网上看中了一样东西,同时你货比三家,参考了大量的用户评论,但正巧那天你遇到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你向他咨询这件东西,他给予了这件东西很差的评论。那么即便你前期再满意这件东西,可能最后都不会买它了。当别人问你为什么时,你大概率会说“这件东西不好”,但千万别忘记你前面是做了大量的调查,但却因为你朋友的一句话,就全都打乱了。这之中的因果关系就是虚假的相关。
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出现了选择性偏差,简单说就是错觉。错觉常常会出现在我们自认为非常熟悉的领域,有时还会加上其他人或事的错误方向引诱,结果错上加错。
如何避免错觉呢?如果你发现两样事物之间只有相关而没有因果,那就不要进行推论。错觉自然就会消失,我们也就很可能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原因放弃如此好的物品不去购买了。
建立了这个三个标准,相信在遇到伪心理学时,你也能很好的做出判断了。其实,还有更专业的一招,那就是查找专业文献和资料,但这对业余心理学爱好者来说,可能就比较困难了。
懂心理找董超,做你身边最专业的心理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