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打卡它累了,其实你也累了

2020-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海与小船

 不知从何时开始,“打卡”这个词开始慢慢浸入到我们的生活。

“今天打卡任务完成。”(后面一定配上某网红景观或者美食)

“我是XX教育的XX宝贝,才艺打卡第7天。多才多艺从娃娃抓起,我在努力,一起加油。”(后面一定会有一段15秒的才艺展示小视频)

减脂打卡第21天,3000下完成,有了坚持的力量,你一定会瘦!(某健身软件的截图或自己对着镜子来一张自拍)

除了上下班,美食、景点、学习、健身甚至在网络上,一些帖子、影视剧名场面……都能跟打卡扯上关系。

打卡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社交性,看到好友在社交空间正能量上进,跑步、读书、舞蹈,各种自己有想法却没参与的事。有些人瞬间也会激发出一股劲。别人能为什么我就不能!

不得不说,打卡的设计完美契合了传播模型,让人燃起参与意愿,让人打卡社交宣传,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确实有不少人通过打卡能坚持下来,体重下来了,才艺上去了。

不过对于另外一群人来说,初期新鲜劲过后,打卡就成为一种负担。只不过朋友圈立下的FLAG,就像自己硬凹的人设,就像“不瘦十斤,不改头像”,含泪也得坚持下去。

其实打卡,没必要绑架人设

小田是一位职场新人,也是一位打卡达人。她的朋友圈,经常能看到打卡美食、地标的朋友圈,下面经常是点赞红心一片。

“这个你也去了啊,羡慕。”“不愧是我们的潮流小天后。”“不知道去哪,看你朋友圈就好了。”

一方面,小田非常享受这样的被认可;但在恭维声背后,小田自己却是苦不堪言。

她坦言:最近好多夜市开张,自己也要硬着头皮去一一打卡,然后给朋友们指导建议,哪怕自己工作很忙。

她怕自己丢掉这个“打卡狂魔”人设,被朋友嘲笑。

小田的问题在于,她选错了督促对象。

打卡作为一个督促机制,督促对象是对自我督促的一个补充。一个好的督促对象就像一位教练一样,能够围绕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这个人的激励方案。

小田把朋友圈的好友们定位成督促对象,就好比一位24小时不休息的教练,逼迫她不间断的训练,没有休息的空闲,自然会累到崩溃。

因为这位教练不知道她的实际状况。

表面光鲜的她,背后盛满了无人倾诉的孤独。

为了维护这个易碎的肥皂泡,她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刘夏也是陷入打卡困境的一员。

他加入了一个“任我行”的步数打卡社群,其实很简单,每天大家把运动步数截图发群里,按照不同的步数,达标打卡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得到群里的奖励。

开始他觉得很简单,但坚持几天后,刘夏发现每天完成一万步也需要毅力。特别是节假日,疲累的他压根不想出门。

为了完成每天的任务,刘夏“灵机一动”,将手机绑到小腿上,哪怕自己坐电脑前玩游戏,通过抖腿也能抖出任务步数。

“假机灵”掩盖了“真懒惰”,但这样的打卡,是一种变相的“耍流氓”,只会让刘夏一无所获。

问题出在哪呢?

刘夏过分高估了自己的热情,对困难认知不足。

就好比一辆老爷车,要开出F1的速度。

并不是每个人都天赋异禀,能罩得住开挂的人生。贪多求快,往往会嚼不烂。

莎士比亚在剧作中曾写道:得到即是完结,快乐的精髓在于过程。

实际上,刘夏可以从一个自己能稳定达成的目标开始,例如每天3000步,享受循序渐进的小成功,小累积带来循序渐进的快乐。

这种打卡,是真诚的快乐,也是真正的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