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

我17岁想要写的小说,29岁还没写出来

2018-04-15  本文已影响120人  一双大鱼

1

17岁那年,我认定自己会写一部青春小说。然而今年我29了,青春所剩无几,小说杳无踪迹。

我记得那个念头,是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冒出来的。那是一节体育课。老师带领我们做完热身运动之后,解散队伍,放我们自由活动。

不爱运动的我,坐在树荫下。应该是阳春三月。细叶榕长出嫩绿新芽,风一吹,飘飘荡荡落在篮球上。那一瞬间,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我要把我的青春写进小说里。

后来我看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他提到他是怎么开始写作的——四月的某一天,他独自去看一场棒球比赛,运动员击中球的瞬间,他脑海瞬间闪过这样的念头:或许我可以写小说。犹如天启一般。

看到那段文字时,还心有戚戚焉。不同的是,村上半年后写出了闻名于世的《且听风吟》,而我的小说还是一字未落。

从18岁开始,我的人生是和文字绑在一起的。大学四年文学系,毕业后从事广告文案的工作。大学经常写日记,毕业后经常给客户写文案。

可我,从未认认真真思考,要如何开始写我的小说。

回想我从17岁到29岁这些年,我一直存在一种“等”的心态。等某个灵感降临的时刻。。

等着等着,我发现自己无法写作了。在广告公司可以为客户写文案,但下班回到住处,我盯着空白的word文档,勉强挤出几行字,大多数时候,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只好怅然地关掉文档。

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我无数对自己感到失望。翻开当时的日记本,我发现自己在重复一模一样的话:我可能再也不会写作了。

今天重新回忆那段时光,还是能感觉那种低迷,像是整个人掉入泥沼中,你抬头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咽喉被无形的手扼住,发不出任何求救的声音。也没有任何人来救你。

2

直到去年看过一本书《成为作家》,它对于我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什么写作技巧,而是怎么去克服写作困难症。

对于很多写作者来说,第一问题就是写作本身的困难:即要不要写作。

关于写作,最大的一句谎言是:写作靠的是灵感。所以,很多开始写作的人,总是等待某个灵感乍泄的时刻。希望写下的第一行字就是惊天地泣鬼神,顺顺利利写出鸿篇巨制。如果你连脑袋里出现的第一句话都不满意,那么还不到开始动笔的时候。

针对这种写作困难症,作者剖析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这是等待灵感火花迸发的依赖心理。通常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想的结果,就像总也等不到天光大亮一样。”

困难的根源可能是年轻和自卑。有时候,正是因为害羞才阻碍了才思的涌动。通常来说,这产生于对写作的误解,或者是因为顾虑太多而形成的尴尬。

“等”是等不到所谓灵感降临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于“灵感”两字终于丧失了稀里糊涂的信仰。转而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不可能靠神来灵感一举成为大作家。

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直写下去的人,才有可能从混沌的状态中“醒”过来。而一直等待的人,神灵不会伸出眷顾之手。

3

前段时间,认认真真花了一个星期,写了一篇6000字的短篇小说《你还欠我一场体面的告别》。

有一位读者给我留下很长很长的评论,看得出她是一口气写成的,极少的标点符号。她告诉我,她为一位男孩付出很多却没有被珍惜。还有一位读者说大半夜看哭了。我很感谢这两位。他们让我知道,认真写的文字,自有力量。

也正是因为写作,慢慢发现自己的编故事能力,漏洞百出。

我在构思一篇小说,写狼妖少年与人类少女的故事。一开始我设定的女主是胆小怯懦型的,写到第二章才惊觉,男主的人设也不是主动型的。两个人都不主动,没办法推动后面情节的发展。于是我把女主改成外向且聪明的人设。

只有开始写,才会慢慢明白,写作需要考虑很多层面。单单是“人物如何设定”这一点,就已经需要耗费很多功夫了。

《情节与人物》中提到,所谓“人设”,不是简单设定人物性格是活泼的、服装是时尚的、发型是波浪卷这样肤浅而表面的东西。更深层次的,诸如原生家庭、教育、智商、天赋才能等等。

一个父爱缺席的女人,成年后可能会更迷恋父亲一般稳重的男子,以此来寻求安全感。一个音乐上才华横溢的人,即使出生在贫穷家庭里,也会想尽办法走到舞台放声歌唱。

把人设想清楚,弄明白她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她想做什么,她现在处于什么环境之中。把人想清楚了,再把她放到不同的环境里,情节自然也会有的。

4

写作其实和学游泳是相似的。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

你得自己去看游泳教学视频,或者请一个会游泳教练,把游泳拆解成一个个动作,全身放松,头扎进水里,双手伸直合十,蹬池壁,吐气,拨水抬头,吸气。

先学会第一个动作,然后第二个动作,第三个动作……一次次练习直至连贯。变成你的肌肉记忆。

每个写作者的脑海中都有吉光片羽划过,如何把这个片段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如何设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何设定一环扣一环的情节,如何把文字打磨得更抓人心。这场写作的修炼,是一段漫长的旅行。

作为一个开始“旅行”的人,想告诉“想要去旅行”的你:不能有感觉了才开始行动,而是行动起来,慢慢才会有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