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僧》人艰不拆的营销故事
《聊斋志异 长清僧》讲了半个魂穿故事。所谓半个,是指魂已附体,时间线几乎没改变,算不得“穿”。
在这篇小说里,蒲松龄不但有鼻子有眼地讲述了整个魂穿过程,连一些生活私密都一清二楚,仿佛全程陪同一般。
这个魂穿重生的僧人在长清县,今属济南长清区,在济南西南。
康熙十二年,据路大荒先生考证,蒲松龄和唐梦赉一起爬了泰山。
从淄川到泰安,有两条线路,西行经章丘到济南,转向南下;或者向南经博山到莱芜,转向西进。从距离上说南下博山要近一点,实际上可以肯定的是蒲松龄走了西向济南这条线路。
为何?
博山再南,是春秋齐鲁两国的国境线,齐人还修了一个长城进行防御,路难行。
唐梦赉是个户外运动的老手了,他在《泰山普照禅寺祖珍和尚塔铭》中云过:“余每过泰山,未尝不诣普照信宿。公在山食黄连芽怀余句云:‘午馔进苦菜,味苦怀同人。’亦可见吾辈来往风流也。”
祖珍和尚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讲。
从塔铭中可以看到,唐梦赉不止一次到过泰山,对于路线选择肯定要合理得多。
他是进士出身,给顺治皇帝当翻译官,因为不肯将类似黄历的《玉匣记》翻译成满文,被顺治双开赶回家了。如果他当时要是翻译了,将封建糟粕早日传承给满族统治者,反清复明也许会容易些。
蒲松龄跟着唐梦赉出门,说不定还能到官方驿站睡个沙发。
长清境内有许多佛教庙宇,今天还存在的灵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之际就已规模宏大,拥有龙居寺、神宝寺、花岩寺等多个下院,即分校区。有一座由印度和尚求那跋摩在公元433年建的衔草寺,后来也是靠着灵岩寺重新兴起。可见灵岩寺几乎垄断了上清的佛教市场。
顺便说一下,路大荒先生曾经参与灵岩寺千佛殿的修复,此殿号称国宝。
长清僧被蒲松龄形容为“道行高洁”,为何还要出演一套魂穿的把戏呢?
我估计他所在的僧院位于长清县南,靠近泰安,如此,北有灵岩寺,南方有元玉和尚这样善于宣扬情怀的营销高手,为打破垄断,不得已而为之。
佛讲轮回,魂穿不算啥,勉强算做信仰鸡汤一碗,总比那些往骨灰里掺石头冒充舍利子的要好。
这个故事编得比较有趣,1673年的夏天,三十出头的蒲松龄快到泰安时,在路边庙里歇脚,遇见刚满三十的住持,听他对唐大进士啰嗦一番,微微笑,并不拆穿,而是写进了自己是书里,只是不好意思提住持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