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一步步走向伟大——曾国藩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曾国藩也是历史人物里话题较多的流量明星,褒贬不一、粉丝众多。先后读了三部关于曾国藩的著作,分别是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梅寒版和唐浩明版的《曾国藩传》。切入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细读之下,这个力挽狂澜的中兴名臣形象就显得更加丰富饱满,他的奋进、纠结、挣扎、屡败屡战都伴随着这些经历,忽高忽低。
曾国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资质平平,才华不及左宗棠,颜值不敌李鸿章,凭着勤奋、慎独、自律、坚韧,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在太平天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的关键时刻,奉旨协办团练,创建湘军,成就一番伟业,从此平步青云,创造了晚清王朝汉族大臣的升迁奇迹。更重要的是,在公务繁忙之余,仍不忘勉励、教育自己的兄弟、子女,其曾氏家书至今依然为人所称道。如果说其弟曾国荃为曾氏家族的昌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那么曾国藩的悉心教导,也是曾氏一脉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其本人也算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夙愿,名利双收。
曾国藩为官50余载,个人思想和处事也经历了一些有趣的变化。从故乡的荷叶塘走进高深莫测的天子脚下,尽管已是京官儿,收入依旧很低,光是工作应酬就入不敷出,且每日忙于应酬和游乐,荒废学业,经过一番自省和挣扎,选择静下心来闭门做学问。在意气风发的事业上升期,推掉交际应酬,静心治学,尤见其品质的可贵之处。
此刻,曾国藩眼看着危机四伏的清王朝,心急如焚的他在朝上冒死直谏,当着诸位臣工,细数咸丰皇帝大事糊涂、刚愎自用、不切实际三大缺点,引发皇帝震怒。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在政治上还是怀着一种读书人的理想主义,尚未意识到政治的复杂性,但是很快,原本风光得意的他就被现实的冷水浇了一脸。因在琦善和塞尚阿案件中坚持原则、刚直不阿,打破官官相护的潜规则,曾国藩成为官场异类,被京师权贵所孤立。
后来,其母病逝,曾国藩丁忧未满,顶着钦差大臣的圣旨,抱着满腔热血和雄心壮志,前往长沙协办团练,毕竟年轻气盛,又有圣旨在身,一旦有人玩忽职守,曾国藩马上参他一本,所谓至刚易折。自以为问心无愧,但是也往往存在擅自越权、擅作主张、用力过猛的情况,得罪了整个长沙官场,很快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无奈之下出走衡州,开始训练湘军并率兵作战。这一段,曾国藩至刚至猛的处事风格导致其在湘军建立之初也是历经曲折、步履维艰。
后父亲去世,被天平天国搅得焦头烂额的曾国藩丢下江西军务,匆匆赶回荷叶塘奔丧,在心灰意冷之际,政治上依然天真的曾国藩有些意气用事,其主动请辞之举也惹恼了皇帝老儿,皇帝索性顺水推舟,准了他的辞呈。跟上一次母亲丁忧的心境不同,这一次,曾国藩用了两年时间,不断进行精神的自我更新,从儒家正统到法家再到黄老无为之术,通过统合综效,其思想晋级到了新境界。此刻,他也终于悟出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志坚”的道理,正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当第三次走出荷叶塘,这个瘦削却精力旺盛的湘军统帅,逐渐开启了迈向人生的最高荣耀。官场上的他也开始和光同尘,变得圆滑柔软,很快如鱼得水,最终成功夺取天京。此时,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自剪羽翼、裁撤湘军。为官者,知进退,曾国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满清朝廷的信任。
曾国藩资质平平,但是有一项却是少有人及,那就是识人、用人的本领。四大中兴名臣,曾国藩首当其冲,连一向以“今亮”自诩的左宗棠也自叹不如,称其为谋国之忠,知人之明。曾国藩的相人之术自有一番道理,与人初次见面,先静观其人,再行言谈,结合言谈举止,得出初步判断。他知人善任,培养了李鸿章、胡林翼、罗泽南、郭嵩焘、彭玉麟等一批赫赫之功的贤能重臣。他思想前卫,深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真谛,倡议并开辟了洋务运动,大胆任用容闳、李善兰、华蘅芳等一大批洋务学者,成功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学美国,才有了后来的詹天佑。曾国藩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和属下相处,曾国藩喜欢开早餐会,或者茶余饭后一起探讨人生,自由发表意见,现在看来,这样带队伍也是相当民主了。在他的军营里,没有官位的幕僚反而比那些有职位的湘军地位更高一些,用他的话说,跟有官位的属下交往是以上下之礼,跟布衣幕僚是以朋友之礼待之。对待朋友和属下,曾国藩用自己的成功告诉我们,“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一路走来,最可怕的就是那一份多年坚持的自律与慎独。现在人都讲自律,多年如一日,严格按照自己立下的flag,一条条实现的成功者恐怕不多。曾国藩在有生之年,坚持每日早起、临帖、打坐、读书、散步、写日记。其慎独也是受人尊敬的重要原因。在日记里每日坚持自我反省,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做了发财梦要自我反省,纳了小妾要自我反省。在生活作风上曾国藩也始终保持自己的勤俭清廉,饮食起居从不奢华浪费,不管何处为官从不接受下属礼金财物。连自己的女儿出嫁,也仅有200两的嫁妆。
当然,人性从来都是复杂的。深谙为官之道的曾国藩,也需要有相当的手段才能掌控全局、驾驭人心,因此伴随着地位和荣耀的还有他的残忍、自私、虚伪。
初办团练,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屈打成招,“曾剃头”的名号也由此而来。对于被俘的太平军将士一律挖目凌迟,此为其残忍的一面。
自私的一面——打好如意算盘,让所有人为其九弟曾国荃助攻,将围攻天京的头功给了自己的弟弟曾国荃。
虚伪的一面——为避免节外生枝,引发慈禧猜疑,不惜诱骗杀掉已投降的太平天国高级将领李秀成。
专制的一面——用封建家长的作风断送了三个女儿的幸福,所幸悬崖勒马,为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找到了一个好女婿,最终福寿双全,寿终正寝。现在看来,就算有如此见识与格局的曾国藩,依然不能摆脱中国千年来的封建家长制婚姻。
从普通,一步步走向伟大。曾国藩用“守拙”诠释了自己激荡起伏的一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生财富。所以,与他有关的作品、书信依然是当下的我们津津乐道、值得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