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故事

朗诵,就用姚锡娟的 “八字诀”

2021-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走向一零一
戏剧家、电视艺术家、朗诵家 姚锡娟

今天听讲座,认识了我国著名戏剧家、电视艺术家、朗诵家姚锡娟。

她将自己从艺多年的朗诵艺术实践,归结为八个字:熟、懂、化、说,准,松,真,新。

耄耋之年的姚锡娟老师,身上仍有种少女般的澄澈,声音清丽而富有情感。

她将自己从艺多年的朗诵艺术实践,归结为八个字:熟、懂、化、说,准,松,真,新。

熟:朗诵者必须在熟读作品的同时,体味作品的结构、样式、思想、情感、语言、韵味,既熟外在表现,还熟内在结构。

懂:号住作品脉搏,读懂文章的情感变化、喜怒哀乐,与作家的心灵一起跳动。而且,同样的作品、同样的人物,不同时期对他的理解可能也不一样。

化:讲究如何把作家的“文”化为朗诵者自己的“情”。“我心中有一幅流动的画,情随画生,调随情移。”打开想象,才可能还原画面,再现情感。

说:既是朗诵的起点,也是朗诵的重点。好的朗诵,不是读,不是演,而更像在说。而此“说”非彼“说”,是把作品的理解用像说话一样自然地传递,不要拿腔拿调,否则不自然,也让人听来不舒服。

准:除了字音的准,还有情感拿捏的准,分寸把握的准。她说,十分情感,不要流露十二分,表现出七八分就够了。

松:姿态放松,状态轻松,才能感觉舒服朗诵出彩,才能全情投入感染他人。

真:用真心理解,用真情去演绎,如有感动是真感动,如有悲伤是真悲伤,虽然情境是别人的,但感觉是真实的。

新:同样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每个人朗诵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即使同一篇作品,读一次朗诵也不尽相同,也要像第一次拿到作品一样拥有新感觉。

为了让大家感受更真切,姚老师还在讲座现场来了两个互动参与,给人印象尤为深刻。

一是请两位朋友上台去进行无实物表演——吃早餐。

这是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场景,但要无实物表现却很不容易。它需要想象的支撑,需要生活的了解,需要理解的转化。

二是同一句台词“小王,我们去看电影吧”,在不同情境下竟可以有如此丰富的演绎。

两个人,关系近关系远,离得近离得远,想让人听到不想让人听到,都愿意都不怎么愿意......一个因素有变,整个朗诵就因此而不同。

由此看来,每种艺术其实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作品的演绎也同样需全身心调动。

朗诵如此,其他亦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