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笔墨笺语淺语★书屋

大学与教育(学术研究十)

2018-10-13  本文已影响4人  夏光草木
大学与教育(学术研究十)

        21世纪的教育应该面向什么?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因为在越来越多关于教育的尖锐的矛盾出现的时候,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育成果的被践踏剥夺、教育手段的歪曲变动、以及教育的群体的变化。

        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党和国家的积极政策为我们国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很多,但同时更多的问题在出现,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大学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义务去指导和引领教育的潮流。

        在古代的大学发展之中,又太学、国子监、书院,我们不难看出在其中包含着非常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讲授经史的同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为帝王之师谋求发展的思想持续统治着大学的发展。

        大学在教育的很多方面,也是存在着纰漏的。比如追求治国经略的讲授,而拒绝创新改革,对于文学或语言改革的方向都极大程度地排斥,这样的教育体制延续到现代,被西方的大学教育模式取代之后,做出了质的变化。

        我们的大学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寻求真知,不断跟进国外的科学知识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输送了大批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在紧要关头改变了我国的知识领域的面貌。在提出教育兴国的基本国策的时候,邓小平主席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点是我们现在理解大学之道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持。

        我们的大学高等教育面向的社会发上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社会难题从战争动荡、灾害动乱、蒙昧无知到了高速发达、物欲横流、精彩纷呈。现代社会的高效率、高精度、高技术性的知识科技发展对大学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不断进行改革,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要做到理解和接受和尝试并行,这也是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尝试理解这个社会的需求,是对于专门人才还有博雅人才的双向需求,理解这个社会对于知识输出高效率和高频率的需求,理解对于复杂性学科领域和特色交汇的需求。在社会复杂性以及人文负载性的变化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或更多的问题正在不断地涌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在与某一个领域内,而是综合了非常多的领域的问题出现的。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增加,需要对于某一领域的知识追求的更加多,更加深化,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变得有价值。而我们在越来越多的不断追求生存资本的时候,放弃了对于很多事情的坚持,我们在乎形式,没有去进行深刻的反思,知识变得冰冷,教育也变得形式和无聊。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呼唤博雅教育的前进理念,我们需要更加广博的知识水平去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学科之间的鸿沟。这是不可否认的,因为已经出现了相似的问题。在知识领域遇到瓶颈的时候,极大的原因就是在逻辑还有思维领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而如何解决,就是看我们如何去践行博雅教育了。“博”是知识、视野、心胸的广博,“雅”是认真的态度和明显的气质的变化。

        在大学与教育的关系之中,时时刻刻都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教育活动,符合我们的社会责任以及使命,这点对应的就是博雅教育,就是理性和人文的态度交汇,不断实现人的突变。

        而在接受了之后,我们尝试去理解。这些涉及到各门各类的复杂广博的知识体系,是之前的任何一次教育所没有尝试和接触过的。我们敢于先行就是因为具有理性思考的同时,然乎还付诸实践,满怀热情和理性去谋求改变和发展。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在理解和接手之后,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尝试。

        尝试新的学科,不断扩充知识的范围,不断打破只是知识的界限,不断获得突破,不满现状,在教育这个还保持着纯净的领域内持续进行改革,从头到尾地增添新的活水,来冲破枷锁。不断增强实力,去培养更多的知识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这些高远的道路是由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教育手法结合而成的。在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立场,知道自己的学习,是适合自己的广博的学习,只有这样,通识的教育才会有收获,才会有成效。

        因为只仅仅从大学和教育的观点上来看,我们开展更多的通识教育的意义就在实现对于人的塑造是全面性的,我们在接受新朝思想上面是勇敢的,不吝啬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