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

2021-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玄桑梓

作者叶永烈。叶永烈的介绍可以百度,北大毕业,著名作家。

主要说下听完这本书的收获点:

1)叶永烈先生写书,有他自己的选择原则:

一是人物的知名度高,但是透明度差;

二是写人物同时,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

三是之前没人写过(或者即使有人写过,写得浅或者写得不好)。

还有一个条件是能够采访传主本人。如果传主去世或者传主无法采访,但是能够采访深知传主的人。

他不写那种根据资料拼拼凑凑的作品,更不写“复述”式的作品。

收获:我们求职或者做事业,也需要这样。要选择有前途,非红海大部分人都能做的事情,有一定门槛,同时最好这个事业,对自己有意义。

2)叶永烈的女人评价他,有三个特点:

一是父亲一直趴着在写,永无止境。

二是父亲喜欢看书,看报,喜欢跟文字打交道。

三是不爱说话,爱思考。

收获:我们也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印象标签,一提到你,就能想到一个形容词。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印象。

3)胡乔木是如何被毛主席发现,点名要他做秘书的?

胡乔木爱写作,并且一次机会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被伟人发现和欣赏。于是获得了和伟人走近的机会。

收获:我们可以多读多写。沉淀自己的可被挖掘点。

4)胡乔木在延安文化座谈会上,敢于发表自己尖锐的观点,赢得领导的赏识。

收获:在关键机会,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做事后诸葛亮。

5)年轻人可以做大事,可以担当更大的责任,增加时间的紧迫感。

6)做秘书,需要有宏观和微观的政治视野。

7)对文人要有礼貌,轿子是人抬高的。

8)在一些时候,不能一味地追求名利,一直抢跑,应该是水到渠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