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兴成长计划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感于王崧舟老师的《爱莲说》

2019-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舒兰415庞秀花

    教了许多次的《爱莲说》,也听过许多节《爱莲说》,唯有王崧舟老师的《爱莲说》令我耳目一新,心生敬仰。整节课的设计张弛有度,新颖别致,由表及里,循循善诱,既时刻关注着不同层面的同学,又处处渗透着文化的传承。而最触动我的是,读书声时时在课堂上响起,或齐读,或领读,或指名读,或师生配合读,朗读贯穿一节课的始终,正应了“书声琅琅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这句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王崧舟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极为精致。《爱莲说》是一篇文言文,但王老师没有翻译课文的环节,而是在分析中反复朗读,尤其对文中莲花品行描写的句子,他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品析、感悟。比如:以连线的形式处理了书后练习题一和二;让学生朗读有关周敦颐的三个小故事,进而分析他显现出的君子美德;由古及今简述周敦颐31代孙周树人和32代孙周恩来的伟大操守,来说明君子美德的传承,所有这些问题的处理无不贯穿在朗读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几句话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了十多遍,即使不用翻译,学生在朗读中已经对句子的意思理解得极为透彻,对作者借物喻人的目的已了然于心,真正达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通过王老师的这节课,一朵朵高洁质朴的莲花,一个洁身自好的周敦颐,一种君子美德的传承已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了。                                                          王老师不仅重视课文内容的朗读,教学过程中与课文相关的诗句,也一样重视朗读。比如:导入新课时他选取了六句有关菊花和牡丹的诗句,指名读,齐读,每一句都至少读了三四遍,而且通过对重点字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轻松地把握诗句的含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中的“真”和“动”,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朗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文章内容,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想象空间。王老师的这节课会是我今后教学的标杆,我会把朗读时刻贯穿在课堂上,让我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争取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