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文艺生活每天写1000字人生真相

免费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需要回报多少

2016-09-09  本文已影响75人  糯米nuomi


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吧:去逛超市,有个促销员微笑着递给你一种试吃品,你本想拒绝。但她笑着说,您尝尝,不买没关系。因盛情难却,你只好拿起来尝尝。尝完后,你把牙签或杯子还给她,顺便把她卖的东西装进了自己的购物车。其实,很多时候哪怕你并不喜欢,可你还是会买。

为什么你无法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呢?因为有个心理原理叫:互惠原理

1、什么是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说白了就是:人家给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

有人帮了我们的忙,我们也应当帮他一回;有人送了我们一份生日礼物,我们应当记得在他生日时献上小小心意;有人邀请我们参加聚会,下次我们组织聚会也有义务邀请她来参加。

一些社会学家做了深入研究之后报告说,所有的人类都认同这一原理。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他说:“由于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在‘有债必还的信誉网’里分享食物和技巧,所以我们才变成了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欠债网”人类才得以实现劳动分工,交换不同形式的商品和服务,让个体相互依赖、凝结成高效率的单位。

2、为什么互惠原理无法违背

互惠及其伴随而来的是亏欠感和知恩图报。

亏欠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亏欠别人是很不愉快的,它沉沉地压在我们身上,要求我们尽快将之除去。这种感觉起源于,互惠安排在人类社会一直下的重要性,一旦欠了人情债,我们就条件反射般的感到不舒服。所以,我们为了写下心理上的负债包袱,说不定就乐意答应还以比先前所受的更大的恩惠了。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这就是互惠伴随而来的知恩图报。谁都不愿意被人贴上“揩油鬼”、“忘恩负义”这样的标签。为了躲开这个标签,我们就会回报别人。

3、互惠原则的应用

免费试用、免费试吃、免费赠送,这些太常见了。表面上是免费的,好像是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晓得他们的商品,其实暗中却把礼物天然具备的亏欠感释放出来。你都免费吃免费喝免费用了,不买点你好意思吗!

还有一些上门推销的,你不愿意买,他们就也不勉强你,但是接下来会让你说出可能会购买这款产品的朋友名字和电话。你觉得自己没买,再不给提供几个可能会购买的名单,多不好意思啊。于是你就把自己的朋友的名字和电话说出去了。

4、如何拒绝

你无法拒绝的结果就是:逛完超市和商场,回到家清点买的物品,你发现买了好多根本不想要和不喜欢的东西。钱没少花,而且买的全是些没用的破烂玩意。你的朋友劈头盖脸的骂你,为什么把我的名字和电话说出去?

要想跳出他们的圈套、机关和诡计。你要确定他们最初的恩惠是否出于善意,一旦你知道并非善意,只不过是一个顺从伎俩,那就不必受它的影响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准确地判断、界定顺从伎俩,不再把它们错看成恩惠,施与者也就没法再跟互惠原理站在同一战线了:互惠原理只说要以善意回报善意,可是没说要用善意来回报诡计。

善意自认应当以善意回报,可对销售策略却没这个必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