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心小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正在门外扫地,忽然走过来一个浑身绿装的人,他便好奇的看去,只见那人冲着自己就过来了,刚一靠近就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吧?他回答道:是呀,你有什么事?那人接着说: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的弟子莫名其妙的看了一下那人,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那人很不理解的反问:明明是三个季节,你怎么能说是四个呢?于是两个人就为此争论了起来……

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什么结果,于是那人提出:不然我们打个赌吧。

孔子的弟子说,赌就赌,那你说赌什么?

那人说:假如确定一年是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假如确定一年是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响头,你看怎么样?

孔子弟子答应了。

于是二人便一起去找孔子理论去了。

见到了孔子,二人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一的向孔子道来,那人非常诚恳的和孔子说:就是这么个事,您是老师,您给凭个理,到底一年有四个季节还是三个季节?

孔子看了一下那人,转过身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那人马上就开始跟孔子弟子理论:我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吧,让你不信,现在好了,赶紧给我磕三个响头吧。

孔子的弟子看了眼老师,无奈的给那人磕了三个响头……

见孔子弟子磕完头,那人也就开心的走了。

孔子的弟子见那人走了,便回身问师傅,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老师您怎么也说是三个呢?

孔子笑了笑,对其弟子讲:你没看到那人,浑身是绿色吗?其实他是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你说他怎么能知道一年当中除了他所经历的三季外,还有一个冬季呢?这样你跟他又能争论出个什么结果呢?

孔子弟子顿时有所悟!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几个人站成一排,面前有一堵围墙。

第一个人站在地上,他的眼前是一片狼藉,垃圾成堆。他的身体语言告诉大家,他很不爽,但是没办法,他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

第二个人站在一小摞书上,眼前是围墙上粉饰的宣传画,有阳光,树林,热闹嬉戏的孩子。他的腰杆是挺直的,身态是渴望的。

第三个人站在更多的一摞书上,他看到了围墙外面,是高高的黑烟囱,林立的大厦,低矮的棚户区,有人欢喜,也有人悲愁。

第四个人,站在书堆上,他看到了白云外面的世界,那里阳光灿烂,霞光万丈。他看到的是希望和更宽广的可能。

每个人因为自己站的位置,有不同的眼界,看到不同的世界,也坚信所谓的眼见为实,对别人的话就会质疑和不屑。

眼界的大小,限定了人的认知范围。我们往往自为夏虫和井蛙而不自知,这是最可怕的。

孔子之所以被后世称为古来圣贤,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传世的儒学经典,更因为他培养了72贤,三千弟子。他的弟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每个人在听他的教诲时,都能从中恰好汲取各自的营养。

跟随猫爹学习已经有一年了。每次跟他聊天,都有不同的收获。虽然不是每句话都能理解得那么到位,或者有时候以为自己理解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对那句话好像有了新的、更深层的理解。

即便当时懵懂无知,压根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话像一颗颗种子,在心里种下了,只等着条件适合的时候,开花结果。那个时候也就是我的智识已经能够达到汲取营养的水平。

我想,人在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的时候,通常有四种状态:

一是没认为这个人就比自己优秀在哪里了。感觉说的都是废话,每句话自己都听懂了,但是不接受、不认可,我还是我。看上去很有个性,实际上就是无知。他认为自己看到的东西就是全世界,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就像那个站在垃圾堆前面的人,把他眼前的一切当作宇宙最真实的部分。

二是觉得权威就是权威,说的话都那么正确,那么在理,于是频频点头称是。让人感觉这种人是收获最大的,结果呢,他们在回去后,没有思考,没有解构,没有重构,于是,权威的东西还是权威的。

三是很谦逊,把自己低下去,等着高处流下来的甘露,兼容并蓄,都收进来,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融合和重构,再次形成自己的认知。

四是一种平等的姿态,有来有往,在收进来的同时,会及时反馈给对方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也同时引发了对方的思考和认识的提升,这是一种旗鼓相当的共鸣。可能会有分别,但是会求同存异。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关于宁向东的段子。说是有人问宁向东该不该让儿子出国留学,宁向东说,出国留学不是为了学习成绩,而是为了交朋友、看世界、涨见识。来人大惊而去。

这个人估计就是那第一类人,他从来不觉得在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是真的,是需要思考的。因此,听了宁向东的话,估计回去是骂娘了,他认为宁向东这么大个知识分子,居然也会忽悠人。

第二类人是没有自我的人,他们把一切权威的话都奉为圭臬,没有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即便是听到了有用的东西,也不会自主建构知识结构。有点傻白甜的意思。

第三类和第四类都是能主动获取知识的人。他们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如何获得未知的知识。他们也是能一直探索和成长的人。

比照他们,我们是那夏虫还是能看到宇宙的人?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无知。

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记录苏格拉底所说的“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这里苏格拉底是在说明正因为我知道我无知这件事,我才是德尔菲神谕中所说的最有智慧的人。

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同苏格拉底比肩而立,但是我们可以向他学习,成为一个自知“无知”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