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有效吗?
提到阅读,许多人始终保持一种敬畏之心,自己不想读,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一点。
有了手机和网络,应运而生的碎片化阅读,仿佛高科技一般,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而且阅读的档次好像也跟着提高了。不管你忙不忙,也不管你有没有耐心,似乎只要滑动屏幕,谁都可以自称读书人。
问题是,碎片化阅读有效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什么是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能否碎片化?
01.
什么是有效阅读?
阅读的对象是信息,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只不过是信息的载体。阅读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处理。信息量最大的,或许是书籍。如果读书也能有效碎片化,其他的阅读应该问题不大。因此,我们不妨先把阅读的范围缩小到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分为三个档次:为了娱乐而读,为了知道而读,以及为了理解而读。
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一条新闻,河北寒门女孩707分考入北大,一篇《感谢贫穷》看哭无数人。第一档次的读者会惊呼:“哇塞,好厉害,这娃高考能考这么多分!”八卦过后,就围观下一条新闻去了。第二档次的读者会感觉自己深受启发:“原来贫穷不可怕,只要保持乐观和努力,一样可以翻身!”想完后浑身充满鸡血和希望。而第三档次的读者会谨慎地思考:“像她这样经历的孩子,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有哪些做法是值得我去借鉴的?”思考过后,他会刷新自己的理解,改进自己的决策。
前两个档次的阅读只是满足于获取信息,读完之后,你还是原来的你;而第三个档次的阅读,除了获取信息,还致力于把信息进行重组,从而增进自己的理解力,要么更加本质地认识世界,要么更有效率地改变世界。相比之下,以增进理解力为目的的阅读才算得上是有效的阅读。
02.
有效阅读能否碎片化?
有效地碎片化意味着把阅读本身分割成一个个小碎片,把这些小碎片组合起来还是原来的阅读。这就要求阅读得像一把枪,拆成一堆部件,装起来还是一把枪;如果阅读像一头猪,肢解后再拼回去,最多也只能算是标本。
阅读的分割有两个维度:分割信息和分割时间。
第一个维度,分割信息。
书籍的核心组成是文字,文字从作者的写作而来,承载着作者的思维脉络。《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的作者斯蒂芬·平克指出,写作就是把网状的思考,做成树状的结构,再用线性的文字表达出来。树状的结构意味着,作者的思考可以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尽管存在联系,但是分期处理也不会影响效果。
对于一个组成部分,作者可能用章节来表达,也可能用几个段落来表达,我们不妨统一称为作者的一个“思维组块”。许多人习惯把一本书看成章节的组合,把章节看成段落的组合,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一本书可以看成是作者“思维组块”的组合。
用分期的方式处理思维组块,对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没有影响。比如你要阅读一本C1驾考的教程,可以把它分成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和科目四这四个思维组块,分期处理阅读效果不变。有时组块还可以细分,比如科目二可以分成半坡启动、直角转弯、侧方停车、曲线行驶和倒车入库这五个思维组块,分期处理也不会影响阅读效果。
因此,从信息的分割角度看,有效阅读是可以碎片化的。
第二个维度,分割时间。
既然一本书的信息可以分割,那么读一本书的时间自然也可以分割。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一个思维组块已经无法细分,那么对它进行有效阅读的时间能否进行分割?
一个思维组块本质上是一小堆信息,对它进行有效阅读,就是把它输入到大脑的“内存”,接着从大脑的“硬盘”中提取合适的旧信息,新旧信息重新组合以后,把结果输出到大脑的“硬盘”存档,说白了,就是对它进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中途离开呢?不能,因为离开后,好不容易放入大脑“内存”的信息会逐渐流失。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大脑刚记忆完新事物,20分钟以后记忆量就下降到原来的58.2%,也就是说,信息流失了将近一半。记忆完的信息尚且如此,那么仅仅靠阅读输入大脑“内存”的信息,遗忘的速度估计也相差无几。如果我们中途离开,意味着回来之后,还要重新把遗忘的信息补回来,这样反而降低了效率。
因此,从分割时间的维度看,对思维组块的有效阅读无法碎片化。
03.
从上文可以看出,有效的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其实就是对作者思维组块的有效阅读。碎片的大小,就取决于我们对作者思维脉络的细分能力,以及对思维组块的思考能力。两个能力合起来,就是阅读的内功。也就是说,内功越强,碎片化阅读越有效;内功越弱,碎片化阅读越无效!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的内功呢?
目前我更推崇的,是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中介绍的“强力研读”,它面向的对象《卧底经济学》之类写给非专业读者的非虚构类书籍,追求的是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按照“强力研读”的要求,一本书应该读两遍。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例子即可,走走停停也无妨。第二遍是批判性阅读,在读的同时写读书笔记,例子可以跳过,重点关注作者的思维脉络。读一章,做一章笔记,全部读完后,书就可以扔掉了。强力研读的核心,就是读书笔记。
对于读书笔记,我现在的习惯是用纸质的笔记本,它最大的好处就是随时打开就能记,启动成本比手机要低,当然你要确保这个笔记本随身携带。
对于一本书的每一章,我的习惯也是读两遍。
第一遍,我在感受作者思维的同时,对这一章节的文字进行大致细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思维组块。至于分得对不对不要紧,只要形成习惯,你的细分能力会逐渐提升,你会分得越来越多准的。
第二遍,我会在读完一个思维组块之后,就写下读书笔记,写完了再读下一个思维组块。每个思维组块的读书笔记分层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思维组块的核心观点,即它主要说什么;第二层次是思维组块的论证逻辑,即组块间的联系是什么;第三个层次是思维组块的素材引用,即作者引用了哪些素材来支撑或帮助读者理解,比如名人名言、故事案例、金句或类比等等;第四个层次是对思维组块的评论和拓展,即我自己的理解,以及由此联想到的其他知识,这一个层次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比如,下面是我在阅读完《自控力》第八章的时候,写下的部分读书笔记(看了我的字,相信你会更加自豪)。
04.
有的人认为:“值得阅读的书本来就不少,每一本书都要这么读的话,得读到猴年马月啊!”
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经历,我得到两点认识。
首先,阅读和投资一样,具有复利效应。许多人希望通过投资获得财富自由,却容易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足够多的本金。1个亿的本金,一年3%的收益率也能赚到300万,但是1000块的本金,100%的收益率也就赚个1000块。
对于阅读来说,你的精力就是本金。有的人喜欢碎片化阅读,是因为他们觉得可以不需要投入多少精力,这是对阅读的误解。阅读是除了践行以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方法。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难期待什么不寻常的践行,因此,阅读非常值得我们投入足够多的精力。
其次,阅读和投资一样,复合收益率的大小取决于系统。有的人热衷于各种技术指标和小道消息,大起大落之后,可能也没赚多少;巴菲特遵循价值投资,坚守自己的投资系统,结果几十年下来仍有20%左右的复合收益率。在你投资之前,你的系统已经决定了你大概率能取得的复合收益率。
阅读也是一样,不同的系统决定了不同的复合收益率。记得刚出来工作的头一年,每逢周末,我就早早起床,到宿舍顶楼的楼梯口看书。一本厚厚的《社会学原理》,硬是在几个月内被我扫了一遍。当时挺觉得自豪,但现在看来没什么卵用,因为从里面看到的任何内容,我都已经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
接触了“强力研读”后,我尝试着阅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书不厚,前后足足花了两三个星期,每一章都写了读书笔记,有几章还写成文章发布出去。踏踏实实地做了一次后,我发现自己不仅理解了这本书的思维脉络,而且需要解决一些教学问题时,还能迅速代入应用。
其实,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也是你思考的过程,而记忆是思考的结果,当你做完读书笔记,也就相当于记住了作者的思维脉络。
有的人还是担心读得慢,其实许多著名的读书人的阅读速度都非常快。比如经济学家泰勒·科文,他翻书速度非常快,看一页书的速度几乎是别人看一个标题的速度。你可能会质疑,但只要看他的博客就知道,他的确知道读过的每本书的关键之处。
读得快的秘密在于,他们之前已经读过很多很多的书,所以一般的书对他们来说,新东西已经非常有限了。这就是阅读的内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