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霸凌那些事儿(知识分享)
2024-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妮囡呢喃
一、小学生校园霸凌判断标准:
台湾儿童福利联盟的报告中,提出了7条判断依据,可以帮助我们分辨“霸凌”和打闹之间的区别:
1、面部表情:孩子打闹时脸部表情是自然愉悦的,而霸凌时表情则是狰狞痛苦的。
2、参与意愿:打闹时孩子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与,而霸凌则是被迫或者因为被挑衅而参加的。
3、用力程度:打闹时孩子会控制自己的力道,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霸凌的时候会非常激动、失去理智,尽全力攻击他人。
4、角色是否转换:打闹时孩子们的角色会轮流转换,而霸凌时双方通常是固定角色。
5、是否群聚:打闹结束后孩子还是会一起玩,但是霸凌结束后大家则是一哄而散。
6、是不是蓄意伤害
7、是不是重复发生
以上判断标准不但需要家长了解,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提及,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小学,甚至初中,高中,他就有一定的判断力,他有权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社交打闹,还是被霸凌。如果是被霸凌的话,他需要跟老师、家长进行求助。
二、哪些孩子容易被霸凌?
1、跟他人不一样:例如过胖或过瘦、新同学/转校生、买不起其他同学都认为很好的东西等
2、看起来软弱无力、无法保护自己
3、沮丧、焦虑或自卑
4、不那么受欢迎、也没什么朋友
5、很难与人相处、让人觉得厌烦或故意挑衅引起注意。
6、残疾或社交障碍也有比较高的风险会遇到霸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