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ttm

内核中申请内存的函数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Joe_HUST

Linux内核空间中常见的内存分配函数

1

void *kmalloc(size_t size,gfp_t flags)kmalloc() 申请的内存位于物理内存映射区域,而且在物理上也是连续的,它们与真实的物理地址只有一个固定的偏移,因为存在较简单的转换关系,所以对申请的内存大小有限制,不能超过128KB。
较常用的flags()有:

flags 的参考用法:
 |– 进程上下文,可以睡眠     GFP_KERNEL
 |– 进程上下文,不可以睡眠    GFP_ATOMIC
 |  |– 中断处理程序       GFP_ATOMIC
 |  |– 软中断          GFP_ATOMIC
 |  |– Tasklet         GFP_ATOMIC
 |– 用于DMA的内存,可以睡眠   GFP_DMA | GFP_KERNEL
 |– 用于DMA的内存,不可以睡眠  GFP_DMA |GFP_ATOMIC
释放内存
void kfree(const void *objp)

2

kzalloc() 函数与 kmalloc() 非常相似,参数及返回值是一样的,可以说是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变种,因为 kzalloc() 实际上只是额外附加了 __GFP_ZERO 标志。所以它除了申请内核内存外,还会对申请到的内存内容清零。kzalloc() 对应的内存释放函数也是 kfree()。
static inline void *kzalloc(size_t size,gfp_t flags) {return kmalloc(size,flags |_GFP_ZERO);}

3

void *vmalloc(unsigned long size);vmalloc() 函数则会在虚拟内存空间给出一块连续的内存区,但这片连续的虚拟内存在物理内存中并不一定连续。由于 vmalloc() 没有保证申请到的是连续的物理内存,因此对申请的内存大小没有限制,如果需要申请较大的内存空间就需要用此函数了。
释放内存
void vfree(const void *addr);
注意vmalloc和vfree时可以睡眠的,因此不能从中断上下问调用

kmalloc()、kzalloc()、vmalloc() 的区别是:


Linux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数据交换的方式

一般地,在使用虚拟内存技术的多任务系统上,内核和应用有不同的地址空间,因此,在内核和应用之间以及在应用与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需要专门的机制来实现,众所周知,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就是为实现应用与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专门实现的。

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通过内核接口访问驱动程序,因此,驱动程序需要和应用程序交换数据。Linux将存储器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在内核空间运行,应用程序在用户空间运行,两者不能简单地使用指针传递数据。因为Linux系统使用了虚拟内存机制,用户空间的内存可能被换出,当内核空间使用用户空间指针时,对应的数据可能不在内存中。Linux内核提供了多个函数和宏用于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传递数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