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后的养生·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生病后的养生·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健康是生命的常态,疾病是生命的异常。也许大家认为,养生是生病前的事,是自己的事,生病后治病,是医生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了。
何为养生?通俗地说,养护生命,未病保健康,已病促进康复。病了之后,更应该重视养生,只不过与未病的养生不同。
未病养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重点,在顺应自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维护五藏阴阳的气化活动。已病之后养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重点,在遵循“随证治之”的寒热补泻原则,根据自己的疾病,调节情志、作息、饮食。因此无论生病前还是生病后,自己都要有所作为。
病后调养是重要的养生手段,调养不当,会加重病情。理论的病和我自己的病,是有生命距离的。运用理论治疗疾病,医生要解决生命距离造成的误差,求实求是地辨证,灵活对应地论治,不断调整医疗方案,使之最大限度地接近病人的疾病本质,使处方用药能够与证候病机的互补,丝丝入扣。
但病人自身的饮食、情志、劳逸,中药的煎服,以及气候变化、环境的污染状况,都会对疾病造成影响。要治好病,仅仅医生不行,病人自己必须检点生活,调节情绪,注意作息,节制饮食,减少环境污染的伤害,根据寒热气候变化增减衣着。病在病人身上,不同不知养生,不注意病后调护,好不了。
“我命在我”的生命意识很淡薄了,绝大多数的病人,在形态医学这张文化之床上躺平了,任由医疗仪器姿其所措,于是急性病变慢性病,轻病变重病,一种病变多种病,最后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都用上,还是“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根据病机原则,我将疾病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
外感疾病因自然生存关系的逆乱形成,是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有六淫、戾气、虫蛇意外伤,伤害生命之气、生命之形。
内伤杂病因社会生存关系的不和造成的,是不当的物质生活、情感生活、精神生活、本欲生活等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七情过激、劳逸失度、饥饱太过,精神压力、生活压力,伤害生命之神、生命之气。在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熬更守夜的生活状况,很多人既内伤也外感,虚实夹杂,内外合病。
总的说来,除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外感疾病(无污染的情况下的外感疾病,后同),即便是瘟疫、戾气,相对于内伤杂病,好治得多。内伤杂病,特别一些情志、精神所伤的疾病,治疗难度很大。病人缺乏生命觉悟,很难配合治疗;没有以命为本的理性作为,生命之神的伤害很减少,痊愈的希望极其渺茫。
在西方文化环境里,财富至上,个人主义,明显大腕的媒体渲染,大家没有了平常心,要么不知足,为自我私利,勾心斗角,殚精竭虑,要么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怨天怨地。生命之神不能静、不能安,不是过度耗伤,就是过度压抑,所以现实社会,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越来越多。
养生是文化的大事,是社会的大事,更是人类的大事。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基本目的就在维生、护生、养生,个人活得好,人类活得久。文化营造社会,影响人际关系,树立观念理想,对人的生命之神、生命之气都有影响。人要活得好,需要祥和的社会、互助的人际关系,人类要活得久需要干净、自在的自然,需要和于自然。
精神方面的疾病与文化息息相关,与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是非观、价值观息息相关。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观念意识,需要和的社会生存状况。健康的观念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健康的意识是天人相应的意识,和的社会生存状况互帮互助,竞争、军事霸权、自我优先等,不可能有和的生存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伤疾病是文化病,文化之道错了,野性之争横行世界,人道灾难不绝,养生困难重重。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如此,西方文化还利用物理、化学的手段,破坏了自然,甚至养生的空气、水源、饮食和寒热的气候,都不养其生了。
病,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我们不能总是找客观,瘟疫发生,把责任推给病毒细菌;神经精神异常,把责任推给基因。文化是人发明创造的,在文化生存时代,文化是内伤疾病的基本原因,找客观,推卸文化责任,解决不了问题。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文化有道,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类的理性有为,顺应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道,社会的争斗会越来越少,个人的德行会越来越好,人能够自食其力,生命之神、生命之气得到维护,正气存内,疾病会越来越少。
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是人类生生不息之本,也是个人健康之本。文化精神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理性有为的价值取向,是非判断。价值取向维生、护生、养生还是物质利益、功利成就,是非观的标准是生存关系之和还是以物质进步,不止能影响个人的健康,还能决定人类的命运。
个人观念意识是文化熏陶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文化精神,是人们有了不同的观念意识。人们的观念意识形成之后,就会自觉地依从与观念相同的文化,就会认同主观认可的客观,就会有养生或功利,选择西医还是选择中医的理性有为。
在中国文化,人的生存是和于自然的生存,人的疾病是天地失和,社会失和,导致了生命失和的结果,中医归结为五藏阴阳逆乱。五藏阴阳逆乱,与外在因素密切相关,但主要还在我自己的价值追求、德行修养、生活方式等理性有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内因有问题,再好的生存条件,也难以保证健康。
人类要“无有终时”地生存下去,个人要健康,取决于我的生命觉悟、生命智慧,取决于我依从什么样的文化,认同什么样的客观,取决于我自己的理性作为。
病人康复,病后的养生很重要,有养生之为,就容易痊愈。病后养生同样是多方面的,饮食、起居、劳逸、情志、精神等等,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饮食、起居、劳逸,影响最深远的是精神、情志。
已病养生与未病养生,都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物质生活层面,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法于阴阳”、顺应自然、适宜我命的生活方式,并坚持下去。二是精神、情感层面,修养仁义之德,要有“退步之心”,恬憺虚无,谦和不争。
个人主义,功利价值,成名成家,诺贝尔、福布斯,竞争力排行,经济财富的导向,奢华生活、名位的诱惑,迷其中,精神被物质利益所趋势,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不断进取,无病容易患病,已病难以康复。清·王士雄《潜斋医学丛书·言医》:“人当卧病,务须常存退步之心,心能退步,则方寸之间可使天宽地阔,世情俗味必不致过恋于心,纵有病焉,可计日而起矣。”
功利之人,求的是财富,求的功名,没有止境,没有“存退步之心”。因为当今世界是西方文化主导的世界,争名夺利,胜王败寇,弱肉强食,敢争敢拼,就能活得好,“存退步之心”则活不好,所以人人都像争食的野兽,争先恐后压力巨大。
物质利益、市场竞争的西方文化主导下,人们忽视养生,财富名位高于健康,社会没有和谐,竞争力高于仁义道德,因此《伤寒论·原序》指出的“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普遍情况。
生命要知足,理性要知止,不知足、不知止,生命之神不能养于内,生命之气不能养于形,必然病多。而且生病之后,会发生“神不使”的情况。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标指医生,本指病人。医患配合,标本相得,病就会好,身体就能康复;医患关系不好,医生尽心治病,病人我行我素,“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医患不能协调,就是“标本不得”。“标本不得”,即便是至爱亲朋的病,也治不好。
“嗜欲无穷”,则贪婪无度;贪婪无度,则“忧患不止”;“忧患不止”则耗伤生命之神、生命之气。养生防病以及病后的调养,修身养性,以德为先,否则,命被利所驱,神因物而累,气为争而耗,无病会招病,有病会传变,轻病会重,重病会危。
针药施于外,生命之神应于中,生命之气和于内,如此,清,才有清之效;温,才有温之效;补,才有补之效;攻,才有攻之效。神、气不应,医疗无功!
中医看重医患协调的临床医疗中的作用,要求医生把人当人看。医生“审察病机,无失气宜”以求其本,辨证论治,要“不失人情”;病人节饮食,慎起居,止贪妄,静心神,有主见,以养其生。
医疗信息满天飞,不少病人没有主见,今天张三,明天李四,治病如蜻蜓点水,中医西医、针灸按摩、点滴口服。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标本缓急、孰先孰后,先治什么后治什么,是医生根据“辨症求机”决定的,治疗杂乱无方,朝三暮四,没有好处。
医多必败,治多必害!没有主见,心神不定,“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明·李中梓在《不失人情论》)。
医患协调,要各做各的事。医生的事医生做,病人事病人做,协调配合,癌症可以治愈,甲减甲亢可以治愈,糖尿病并发症可以治愈,……,急性病可以速效,慢性病可以根治,非典、新冠等瘟疫能够很好控制。
病后的养生,主要是病人的事,与病人的人生观、生命观、疾病观密切相关。很多病人,生病之后,心思不是用在调节生活、调节情绪、养护精神上,而是用在诊断、用药上,有了诊断,就满世界寻找特效药。
特效药在哪里?在我命,在自己的生命之神、生命之气,神能应,应而灵敏;气能顺,顺而能和,再重的病都能治愈。什么是特效药?用对了的药才是特效药,用不对,天价药也不是特效药。
“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修养生命之德,就是特效药。
很多人强调病人知情权。病人该不该知情?要看情况。若不增加心里压力,不造成负面情绪,有利于治疗,可以知情。如果心理承受力差,情绪容易波动,不利于治疗,最好莫知情。知情之后,压力巨大,忧心忡忡,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甚至住进医院就出不来了的例子很多。
德行是养生的良药,有了生命之德,理性有为能够“和于术数”,就能获得健康。
德行的形成,依赖文化精神,扬善惩恶,陶冶情操,要以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观为先导。观念决定理性,理性主导作为。没有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观念,就没有“和于术数”的理性有为,没有“和于术数”的理性有为,就没有生命之德。
生命不是封闭的、独立、静态的,在个人是多维联系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天地自然、社会人事影响生命,过去的经历决定现实,现实的作为决定以后。个人现实的生命状况,人类现实的生存状况,都是过去作出来的。
十多年前,有个不到四十岁的糖尿病、癌症患者,叮嘱他莫熬夜,不喝酒,少吃肉,可他回答说,宁愿病死也不愿亏死。迷于物质享乐,贪图感官享乐,没有生命德行,就怕日后死不了,活不好。
养生是理性作为,是系统工程,有情志调养,起居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养等。
形态观,物质观,理性作为在营养素、抗生素、激素,在名誉地位,花天酒地,在市场竞争,功利价值。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念,理性作为以维生、护生、养生为基本目的,谋取生活物资,靠自食其力不靠力量争夺,而且适可而止。
物质贪婪,功利计较,病发于内,不伤生命之气,就伤生命之神,很容易导致“神不使”,因此病后要重视养生,特别要重视“恬憺虚无”的修养。
“恬憺虚无”靠病人自己修养,是养生的基础。中医治病,把人当人,医生和病人有分工。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护五个环节,理、法、方、药是医生的事,护——饮食起居、精神情志、劳逸动静和中药煎服等主要是病人的事。
护,与未病养生不同,需要根据疾病的情况,对自己的理性有为做出相应的、适当的调节。中医治病,不是开张处方了事,还在饮食起居、精神情志、劳逸动静等方面给病人有所指导,使病后调护,与治疗能够协调起来,不发生冲突。
饮食调护的重点在忌口。忌口是中医临床调护的特色。何为忌口?以证候病机为根据,忌不宜的食物。饮食养生,关键在宜,宜者有利于康复,不宜者不利于康复,加重病情。忌口,是忌不宜的饮食,经典理论有较多的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五十六》:“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猪肉、栗;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金匮要略》:“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外感疾病之初,饮食忌口极为重要,不仅关系当前疾病的疗效,还关系会不会留病根。吃得不合适,会留病根,甚至后患无穷,当忌口则忌口,就好的快。《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白粥为养,水谷精微有保证,好起来很快,若不忌口,正气不能抗邪,还会阻碍病邪出路,留邪为患。
有些外感病人,不忌口,不是发烧不退,或退而复烧,就是咽炎、咳嗽经久不愈,病邪盘踞,形成窠臼,很难治疗。外感疾病,如发烧、咳嗽等,忌口比药物还重要,这是需要大家重视的问题。
在这里,谈谈外感疾病——感冒、发烧、咳嗽等,在饮食宜忌方面的几点临床体会:
一,忌鱼虾、海鲜、油煎、油炸、烧烤,腌腊卤制品、红烧类食物。
二,忌葡萄、芒果、木瓜、荔枝、梨、柿子等水果,可以吃橘子、橙子,夏常温,冬天温热。冬天水果凉,感冒吃凉水果,易伤肺。
三,忌瓜子等炒货,忌薯条、薯片、饼干、辣条、巧克力等一切超市、货摊卖的零嘴。
四,忌冰棍、冰激凌。冷饮如雪碧、可乐、茶饮料不能喝,可以喝温热矿泉水。
五,忌牛羊肉、鸡肉,特别是油煎鸡蛋。
担心营养的话,可以吃带壳白水煮鸡蛋,清汤猪肉丸子,清炖猪肉排骨、肘子,清炖鸭子等,这些食物,影响较小。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外感病邪不同,藏腑所伤不同,但初起之治,一也,开邪出路,驱邪外出。
祛邪,不留邪,开通病邪出路很重要。生冷油腻煎炸,高蛋白高脂肪,阻碍气机,影响五藏阴阳的升降出入,会使外感病邪,无外出之路。最常见的是,邪留于肺,严重者深入血络,传于五藏,形成顽痰老痰,阻碍息道之出入,发展成肺胀、肺痹,乃至于肺积。
人体两个“祛湿口”,一个化湿、一个排湿
不看的原因
内容质量低
不
看此公众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