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让“丧尸文化”吃掉你的脑子

2023-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雅墨心羽

昨天看到一个词“丧尸文化”,还挺想聊聊的。

 01

什么是“丧尸文化”?

丧尸,源自海地一个古老的教派,“巫毒教”,根据他们的信仰,死人可以被复活,死而复生的人失去了自主意识,只能被给他举行复活仪式的巫师所操纵,这样的活死人就叫丧尸。

但其实不是真的让死人复活,而是巫师在受害者的食物里下毒(河豚毒素),让受害者出现一种“假死”的生理麻痹现象,随后被当成死人下葬。

然后巫师会在葬礼之后,再把“尸体”挖出来,此时受害者的大脑机能已经被毒素破坏,通常会失忆并伴随智力下降,成为“活死人”,只能听命于人,受人奴役,在农田里变成行尸走肉般的廉价劳动力。

别害怕,我们现在说的“丧尸”,没那么恐怖。专指那些像僵尸一样,没有自主意识,只有基本生理需求的人,就好比丧尸只喜欢吃“人脑”,除此之外,没任何追求。

翻译一下,就是主动选择躺平,不再折腾、不再努力、娱乐至死,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的人,就是丧尸。

持有这样观念的人,达到一定数量,形成规模,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就是文化。

“丧尸文化”,最早起源于经济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如英法。二战后传到了美国,迅速生根发芽。典型的代表是嬉皮士,他们吸大麻、听爵士、反对传统的两性观。

他们没有理想,自暴自弃,不愿融入社会,假借孤傲之名,贪恋于享乐之中。

接着,这股旋风又传到了“亚洲四小龙”的日本和韩国。

现在已经触达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02

为什么会产生“丧尸文化”?

根据“丧尸”的传播路径,不难看出,这种亚文化其实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成熟度息息相关。越发达、越稳定的地区,越容易产生丧文化。

为什么?

因为越是发达的地区,各种社会形态、资源、阶层都越趋于稳定和固化。议员的儿子还是议员,医生的儿子还是医生,卡车司机的儿子还是卡车司机。

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卵巢红利”,在你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一大半,这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

社会没有了流动性和跨越性,整个系统就长期处于“伪静止”状态。

如果一部电影和小说,提前剧透,你肯定不乐意,因为没有悬念,就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人生也是如此,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让普通人失去了奋斗的意义和动力。

铁匠的儿子,生来就知道,将来过的日子,和父亲一模一样,打铁打铁还是打铁,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奔头?于是很多人就干脆当起了丧尸,摆烂,混吃等死,爽一天算一天。

日本有个关于“啃老族”的纪录片,让人印象深刻。讲述了60多岁的兄妹俩,不工作、不社交、不结婚,甚至40多年都不出门。一家三口蜗居在老旧木屋内,仅靠90多岁老父亲的退休金勉强度日。

为了生存,父亲每天需要精打细算的记录账单。兄妹两则睁眼就是玩游戏、赌博,甚至连基本的家务活都不干,这就是典型的“丧尸族”。

而这绝不是个例,根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资料,中高龄(40到64岁)的啃老族竟有61.3万。在35至54岁的未婚男女中,由于失业等原因跟父母同居,甚至要依靠父母才能生活的人,在2016年时可能就已经超过80万。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从事非正式的体力工作,但无论我怎么努力,一个月都赚不到20万元(约合10000元人民币,兑换比率为1日元=0.05006人民币)。长年反复转职之后,我得到了精神疾病,并且成为一名茧居族。”采访中,一位50多岁的啃老族如是说。

职业发展不顺,社交能力底下,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处处碰壁,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选择匮乏的状态,大脑潜意识就会慢慢认为,做什么都没有用,再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最终就进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长此以往,免疫系统也会出现问题,最严重的则会导致抑郁症。

 03

怎样才能避免陷入“丧尸文化”

的泥潭?

排除经济发展,阶层固化等外部因素。

回归到个体,丧,究其根本,是内在缺乏目标的表现。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群体中的存在感、价值感、获得感是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从贩夫走卒到富商大儒,世上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被看到”。

而丧尸们之所以选择躺平、摆烂,用电子鸦片麻痹自己,一时刺激一时爽,一直刺激一直爽。根本问题就在于: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回想童年,每个人都有一堆的梦想,想当科学家、想当飞行员、想当医生、律师、大法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的“清醒”,发现儿时的梦想那么不切实际,遥不可及。

于是,慢慢的我们学会了妥协退让,学会了向现实低头,越大越怂,越怂越丧。慢慢的,目标小到看不见,最后是彻底没目标。

他们想,反正已经如此了,没考上好大学,没学个好专业。现在年龄也大了,行业也卷了,哪里都是红海了,上升通道又被堵死了。过一天算一天吧,奋斗不奋斗都差不多。然后,转过头就把所有的希望压在了孩子身上。

想想看,这是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走出了校门,再也不学习,不读书,大脑退化,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点空就刷抖音、玩游戏、看直播,怎么高兴怎么来,就是不去想未来。

别说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了,就是“月入过万”都成了痴心妄想。

说到这,中国到底有多少人达到了“月入过万”的目标呢?你可能认为,经济如此发达,占比肯定很高吧。然而,根据财经报道,全国“月入过万”的人数占比,仅为0.61%。也就是说,只要你月薪一万元,就已经超越了99%的人。

月入过万都没实现呢,还要啥自行车?

先立一个最小可执行的目标吧。比如,每天只看2页书,记10个单词,做5个俯卧撑,散步10分钟……千万别为难自己,定个每天6点起床,跑10公里的目标,那只会让你在痛苦的挣扎中,彻底放弃。

太大,离舒适区太远的目标,都会让人产生“畏难情绪”。毅力不会支撑太久,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大脑天然就喜欢舒适、放松和节能。与进化了上亿年的“鳄鱼脑”作对,想想就知道胜算不大。(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本能脑即“鳄鱼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

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目标,一旦开始执行,你会很轻松的完成。2页书3分钟就搞定了,10个单词5分钟就记住了,俯卧撑2分钟就做完了。这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毫不费力的就能打卡成功,而你千万不要小瞧这一点点的、微小的动作哦。

首先,因为小,所以好操作、易执行,不会痛苦到放弃。

其次,一旦开始行动,你会发现,事情最难的就是开头,只要开了头,就成功了一半。看2页数,不过瘾啊,然后就是8页、10页。本来一本书要看一个月,实际上,半个月就读完了。

日拱一卒,聚沙成塔,时间一长,知识大规模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涌现效应”。

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关联,你发现自己突然开窍了,有了独特的见解和洞察。看问题更长远、更深刻了,能够参透一些底层的逻辑了,选择的质量也高了,情绪和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这个时候,记得也要小小的奖励自己一下,买个手办,吃顿火锅,或者看场电影,为自己选一束鲜花。总之,要像游戏那样,设置关卡节点,达成目标后,就能获得即时激励。

当然了,其实没有这些额外的奖励,你也已经尝到了甜头,进入了“正增强回路”。

所谓“正增强回路”就是,“因”能增强“果”,“果”又反过来增强“因”,形成了因果互增的循环回路链。

比如,出书首版的印刷数量越多,出版社就会越重视,调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宣传。然后,就会卖的更好。卖的更好,影响力就会更大,第二次的再版的数量也会更多,然后再继续正循环。

同样,定个日拱一卒的小目标,短期看不出变化,但在时间的加持下,你的大脑会为这个习惯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也就是新的神经路径,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就好像骑自行车根本不需要动脑子一样。坚持半年一年后,每天不做这件事情,你反而会觉得很难受。

有了目标,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有了方法,就有了可落地的行动。

然后,就与时间做朋友。

说到这儿让我想到,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的二分法:画个圈,圈内是你可以掌控的,圈外是不可掌控的消除躺平或者焦虑的方法,可以试着将圈外的目标,转移到圈内。

比如,升职加薪,我控制不了;但是我能控制,每天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及时汇报,主动复盘。

减肥能否成功,我控制不了;但我能控制,每天吃健康食品,不夜宵管住嘴,运动半小时。

《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控制不了,能否在监狱里建立图书馆;但是他能控制,每天写信呼吁。把圈外的目标变成圈内的目标,内心就会得到安宁和自由,你也可以试一试。

宏观环境确实会影响到每个人,但只伤害那些真正不堪一击的人。

如果你已经感觉到有点丧了,那么就赶紧叫醒自己。行动起来,用最小的可执行目标起步,只要动起来,就没什么可怕的。5年后,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喜欢就分享给更多人吧

记得点赞+在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