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抽象思维,产品经理要学会享受的乐趣

2021-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希言亦然

近日,因一个逻辑比较复杂的项目,产品经理在输出需求的时候,涉及了很多技术实现层面的内容,于是我也不得不频繁地带着他参与和技术团队的讨论,一起琢磨需求的可实现性,以及选择何种方式平衡开发的难度和用户的体验。

每每讨论到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模式等内容时,我都感觉自己回到多年前做开发的岁月。尤其是刚刚毕业,跟着一位北大博士毕业的经理学习建模、编程,每一天都很多新的感悟和收获,享受于抽象思维的乐趣。

我在大学中所读的专业为电子信息,这个专业侧重在电子,包括电子电路、通信这类内容,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因此我对编程、算法等接触并不深入。即便从大二开始学习网页编程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做个人网站,但终究没有专门的系统化学习研究过设计模式、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编程这些东西。好在有了多年的实践为基础,再被北大博士领导耐心点拨,很快我就能理论结合起实际,体悟出其间的趣味来。

相对于同是刚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职场新手,我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明显在他们之上,对面向对象的算法思想、统一建模语言、设计模式和数据结构等方面,都学习得很快,也能非常机敏地和大家讨论,语言沟通能力也在当时的团队中较为突出。很快也就被领导提拔做了项目经理,开始指挥起一大批比自己年长的程序员来。

后来做了产品经理,也一直没有放弃编程,我把它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开发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网站、应用。也因此,在具体的产品工作中,我很喜欢和研发同学一起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的产品需求,并一起探讨最佳的技术实现方案。

我一直觉得,产品经理最多也就两类,一是负责具体产品需求的规划和设计,并推动开发落地;二是负责产品的整个商业化目标。而后者往往被业务负责人、事业部总经理等称呼替代了,他们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运营、市场、销售等团队,例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所以,从更实际意义上来看,产品经理也就剩前面一种了。而在绝大多数的公司和团队中,又不太可能再给这个产品经理配置很多具体执行的小产品经理或产品助理,开发团队中也少有配置专门的需求分析师这个岗位的(阿里巴巴曾经有,但在大概2010年时开展了一次名叫“解放RA”的行动,让原来的RA们要么转岗产品经理要么转岗项目经理了),因此,这个产品经理就理应要负责产品的全栈工作,也就必须包括产品细节的设计以及和开发人员的具体沟通。

因此,产品经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就一直享受着这方面能力带来的好处。

有感于此,今天我突然萌生了要给全体产品经理做一系列技术培训的想法来。我也特地找一位研发负责人了解了一下,他说现在很多产品经理的确非常缺乏面向对象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的培训太有必要了。

从下周开始,我将完全以大家手上的各类实际产品需求为案例,整理出一系列的教程,给大家做培训,帮助大家享受抽象思维的乐趣。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数据结构、UML统一建模语言、算法基础、网页和小程序开发原理、SQL基础,等等。希望这样的一个过程,既可以帮助到每个产品经理小伙伴,又能促进自己重新系统化地梳理、巩固及学习,充分体验“学思践悟”和“以教助管”的成就和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