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能量读书会

038|活得认真,才能写得好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猴儿快跑

今日随笔

01

写东西到底怎么才能写得更好?

说一个今天的小故事。

晚上上完课,想早点写日更,但突然就有点迷茫。最近一段时间,过得不太认真,写东西就感觉底气不足。

脑子里闪出鱼哥的一句话,“写作,其实是做事”。我想,“那就做点事儿吧,把一直拖着没认真区别的‘的地得’用法弄清楚”。

百度了一下,看了一个视频,对照自己的文章改了一下——以前错得挺厉害的。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 “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这件事很小,不值一提。但做完之后,写作的主题和素材自然就出现在了脑海里。

于是我想到,觉得写文难的人,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确实没有做事,一天都花在一些机械重复的事儿,或者娱乐上;二是,做了事儿,但敏感度不够,没特意区分过,或者,只觉得能让别人震惊的,才叫事儿。

前者属于没有认真,后者是只对别人的生活认真。


02

我回想了一下去年那6个月,平均每天1000字的时间。

刚开始也觉得不好写,没认真看书,后来每本书都提前看,还带着别人看,进行思维启发。

慢慢的,从800字两三小时,缩减到1小时以内,质量还不错。

那段时间,写的都是读书感悟。我读书认真,自然就有东西写。

但因为过于用力在读书上,工作上疏忽了,如果那时让我去写工作,我是心虚的。

这就是认真和不认真的区别。

在哪方面认真,自然就有底气在哪方面写好。

换句话说,当我们写某一方面没有思路,抓耳饶腮。那就说明,没有思考、积累或者经历。

写下去是没有必要的。

写出来的文,自己心虚,还无法给人带来什么价值。


03

为什么有人说,写作就是和自己对话呢。

文字没法骗人,你的思考、经历的痕迹,都能反映在文章里。

有写传统文学的,瞧不起写新媒体文章的,其实没必要。

只要写得好,都说明别人花了大心思,至少在这件事上,TA很认真。

反而是写作者本身,应该多想一想,自己心虚的地方在哪,那就努力去补齐它。

当你察觉到文字的空洞,不要逃避。


04

其实说句扎心的话,这些道理,少有人不明白。

无非接受还是逃避罢了。

这个“写”字,不应该限于写文章这件事。

比如工作述职、毕业报告、年终总结、分享演讲,这些都是对过往经历的输出,归于“写”的范畴,未尝不可。

人不需要完美,在每一方面都做得很好。

但至少应该明白,活的认真,才能在你在乎的方面,有满意的结果。

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中,越“写”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