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阻碍我们看见彼此
无论是种族、阶层、地域、文化、相貌等等,生活中存在很多偏见和歧视。当我们全盘接受某一个观点而屏蔽其他意见的时候,歧视产生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墩小贤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比平均水平要更友善宽容,就像每个司机都以为自己的技术都超过一般人。其实,有些偏见你表面看不出来,但内心仍维持对某一群体的种种偏见——内隐偏见,就像投射在我们心灵的一片阴影,我们看不见阴影的存在,却阻碍我们去看见真实的彼此。
内隐偏见被证实是存在的。在一个研究中,实验人员要求白人大学生对学习实验中的另一名学生实施一连串电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电击的强度。白人大学生先是会给黑人一个比给白人强度更低的电击,这或许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非歧视态度。但如果学生听到了被电击者对他的诋毁时,自然而然就被激怒了。接下来他们会对黑人学习者施加比给白人学习者更强的电击强度。这些现象显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刻板印象只不过潜伏在表面下而已。内隐偏见容易受到激发,一旦被激发,便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super晓明偏见,甚至能威胁生命。近年在美国,警察射杀无辜黑人的案件频发,可是同样的事却很少发生在白人身上,这可能是因为环境的极端压力激活了内隐偏见,导致了警察错误的判断。在《粉雄救兵》第一季第三集里,黑人小哥哥卡拉莫跟主角白人警察坦露,自己当时被拦车的那一刻是很恐慌,甚至脑补自己被拖下车的情境,他的儿子更是害怕被射杀而拒绝考驾照。
◢图片来源/网络偏见能不能消除?很难,但可以减少。从我们承认存在偏见开始,从一场开诚布公的对话开始。如果各自只想着自己也被人不理解,凭什么了解对方的心态的话,偏见永远无法消除。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只有真正接触到对方,才有可能消弭偏见。《粉雄救兵》第一季第三集里,每周去教堂的天主教教徒坎普经过一周的接触,表白了每一位同性恋小哥哥: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我们拒绝接触,纵容偏见扩大到整个社会时,受偏见伤害的受害者最终会怀疑自己,甚至自证预言,偏见的死循环又将开始。
今天是国际尊严尊敬日(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应朋友邀请,我跟她一起去佛山南海红卫医院去参加当地的纪念日活动。一帮来自不同地方的老人家齐聚一堂,唱歌、拉二胡、抽奖......其乐融融,甚是有趣。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麻风病康复者。
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群体,以前只是听朋友聊起这帮乐观开朗的老人家时,我的脑海里总浮现的印象就跟一般的老人家没什么区别。一位1931年出生的孔伯伯主动跟我聊起了他的事情,他自己作了一首诗,描述了他坎坷的一生:
他说,当年他的病治好了,不会再传染了,但别人却不相信,仍对他有歧视。他跑到卫生局、民政局等部门讨个说法,其实就是想要回归正常的生活。
▲当时我和孔伯在一起看黄焱红的《101个麻风病患者》画册◢图片来源/朋友拍摄我问他:会怨恨上天不公平吗?他说,不会想那些了。
这里有很多很厉害的老人家,他们自学成才,学会了书法、编织、医学.....孔伯伯说他从没上过学,但喜欢学很多东西,最喜欢数学。即使快到90岁,他仍对这个世界抱有足够的好奇心,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
假如我没有接受教育,生活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我会接受他们吗?我不知道。我能理解当时人们对疾病的极度恐惧,远远超于对科学、医学的信任。而社会上大多数人为了避免这份恐惧,拒绝交流,拒绝接触,把他们隔离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流光若影曾经遇到这么一道题目:你有没有对某个群体忍无可忍过?我想了想,脑子里想不起来自己对什么群体特别有偏见。但我知道偏见就藏在我的心里,时不时还会偷偷阻挠我。我只有不断提醒自己,理解一个人,不是代入理解这个人。我需要判断这个人的依据不是来自于社会其他人的评价,而是他的行为本身。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你才能看见更真实的对方。
(如想了解更多康复者的故事,可搜索『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or『麻风村口述史』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