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能力陷阱和自我解脱之道(二):读《能力陷阱》

2020-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作享

第一步:重新定义你得的工作

以领导者为例,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可以通过把更多时间花在以下四件事情上,从而带来对工作的新理解:

像桥梁一样连接不同的人或组织

关键点是“桥梁”而不是“中心”,桥梁角色重点在于建立联系,而中心角色则是发号施令。以下是中心行型领导和桥梁型领导的对比:


“中心”型领导与“桥梁”型领导的对比

做一些“有远见的事”

远见是领导的定义特质之一,开始做以下事情能够提升自己发现远见的能力:

提升影响力

领导的困难在于好的想法只是第一步,让他人接受观点才是重要的。此处提升影响力意味着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推销出去,让他人接受,从而引起公司转变。

作者给出公司转变的公式:想法+过程+你本人=公司成功转变

领导改变的主要步骤(略作修订):

推进影响力的风格评估:

将想法与个人经历结合

如同很多大人物一样,将想法与个人经历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你得人生阅历、个人故事与你的想法之间一致性,能是你展现出“领袖特质”。

作者给出的立刻行动方案是:

第二步:拓展人际关系网络

首先观点改变:人际关系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其次,人际关系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有资料显示在任何给定的专业领域 内, 我们只需要通过两个人就能与其他人取得联系, 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个人。

还有,三种人际关系要平衡发展,我们往往只关注其中之一忽略了其他,这三中关系是运营关系、 个人关系和 战略关系。


三中人际关系

建立人际关系的策略:

第三步:试着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

之所以大多数人都因循守旧,恪守自己一方狭小的天地而忽视外界的巨大变化,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偏见的执着于所谓真实的自己,认为如果做出了某些改变,那么自己就不是自己了。

有研究者将人类的这种特性归咎于两种类型,即“随机应变者”和“坚持真实者”。随机应变者有一个核心的自我价值观和目标,他们并不会担心转变自己会对自己的信仰造成影响,而坚持真实者则与之相反,他们认为如果根据环境而改变自己,使得他们远离了自己最自然的风格,这对他们真实性是一种威胁。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这两者当中的一种,或者介于二者之间。

而现实中的环境往往有利于随机应变者。像变色龙一样,能随环境变化自我的能力是成功的一个要素。而坚持自我者往往遵循着旧的方式和风格,因此停滞不前。坚持真实者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们是基于过去定义的真实性。

那么怎样理解“忠于自己”才能不狭隘又保持内心一致呢?这个就在于我们对自己或者说自我的真实性的认识。心理学家讨论了很多关于真实性的认识,但是真实性很可能是一种自我的刻板,认识或者是一种执着。

有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是玩一个身份认知的游戏,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的身份认知当做游戏一样,就可能发现有很多种可能,而不用只用一种身份来限制自己。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我们以不同的身份学到不同的东西,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可能更有助于我们的生活。

在建立多元化的身份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即没有什么是真正原创的,要勇于模仿你的榜样,不能等到我们完全认识自己才开始做事,而是在做事的过程当中认识我们自己。

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一个人的身份是一个内在化的不断变化的故事,来源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位艺术家非常崇尚李小龙所说的“像水一样”,他是指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形象里,要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里塑造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这也使得我们重新理解模仿他人的意义,当我们在模仿我们偶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差异,而这个差异往往就是我们的特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来重新认识我们真实的自己。

这也正是本书的基本认知的体现,由外而内的改变——先去做,然后想。模仿就是先去做我们追求的,然后再思考改进。这不仅是学习效率问题,也很可能是唯一能让我们真正改变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