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控制术》笔记 - Chapter2 唤醒自动成功机制

2021-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AntiGravity
前言

上章解释了自我意象,也论证了意识有一个强大小弟——潜意识中的自动成功机制,或称为伺服机制、或内置制导机制、或目标追寻装置,用之不善(给予一个错误的自我意象),该机制也会沦为“自动失败机制”。本章将详述如何唤醒自动成功机制。

1. 想象力的作用

动物也有自动成功机制,如候鸟的定位、松鼠的备冬,但它们是被预设的机制,别无选择。人类的特殊性在于:能使用想象力构想目标,从而自己指挥自身的自动成功机制。如拿破仑所言:想象力统治世界。每个人都有想象力,但漫无目的的想象没有力量。案例:星巴克的创立来自霍华德·舒尔茨对理想咖啡店的想象;迪士尼。

2. 什么是伺服机制?

两种伺服机制:

  1. 接近已知目标
    伺服机制通过传感器(如雷达等)获得响应(反馈),通过负反馈调整行动。一旦建立正确响应,自动机制将记住它并使其成为习惯。
  2. 寻找未知目标
    伺服机制通过扫描仪遍历(挨个查看)数据库,直到找到目标,类似搜索引擎。
3. 伺服机制如何接近已知目标?

案例:运动员做出高难度动作,如空中击球,需要计算各种速度、方向、曲率等,意识层面的计算根本无法满足要求,但通过已有经历进行对比,所需计算可以瞬间完成。

4. 伺服机制如何寻找未知目标?

爱默生将个体思维比作无边思维海的入口,思维的获得不局限于个体的记忆、经历等已经存储的信息,伺服机制可以“创造思维”。
罗伯特·威纳博士:“如果人处理一个他知道肯定有答案的问题,可以说他通往答案的道路已经走完一半。”故必须先假定一个肯定存在的目标,即便不清晰但获得后会认识,这样扫描仪就会自然启动,甚至在人睡眠时运行,直到某一刻找到答案。
案例:爱迪生认为“思想就在空气中”;舒伯特曾说自己的创作过程是“记起某支旋律”,而该旋律从未被他想到过;许多创作艺术家深刻感受到直觉和记忆的区别;美国博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在睡梦中得到了困扰已久的问题(石板中的鱼化石的朦胧印象)的答案,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爱因斯坦数学很差,他的成就许多源于将假设理论当做真实结论在想象中实践,将推断出的答案交给伺服机制以及其他“工蜂”(尚未阐述),从而获得自身存储数据以外的智慧。

5. 什么是心理控制?

能做成以下事情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1. 对自我意象分类、分析;
  2. 找到自我意象中错误、局限的安排,有组织的改变它使其更好的服务;
  3. 用想象力重构、管理自我意象;
  4. 用符合自我意象的想象力与伺服机制交流,使其成为更有效的自动成功机制;
  5. 有效利用伺服机制的“自动搜索”能力。

也可以说,心理控制是和自己有效交流的交流系统。

6. 心理控制能改变自我意象

改变自我意象时的人通常能意识到与自己有关的事实,基于事实(无法仅凭想象)证明旧的自我意象是错的,从而构建新的(所以本书摆出诸多案例、事实,读者可多次阅读来强化事实印象)。
很多情况下,一个他人和自己眼中都不可能成功的人在遇到贵人(看到其潜力并影响其自我意象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成功。而心理控制可以使自己成为那个“贵人”,因为每个人天生都有远强于自身的成功的力量。

7. 心理控制训练

原则:

  1. 目标 - 如前述,认为某个目标已经存在,伺服机制才能运转
  2. 信任 - 伺服机制会自动根据目标获得手段和方式
  3. 放松 - 不要怕错误,伺服机制通过负反馈自动纠正
  4. 学习 - 通过试错法实现
  5. 实践 - 伺服机制无法通过意识控制、感知,但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提出需求让它运转。爱默生说:“行动起来,你就有了力量。”

训练:建立目标 - 每天花10分钟构成“心象”,即让一个模糊的想法变成轮廓分明、细节清楚、有血有肉、色彩鲜明的模样,连续3周,使其无论何时都能明确、一致地出现在脑海中。
心象越生动明确,自动成功机制也就越高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