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行动指南》通过“三五三”解析终身成长的行动秘诀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遇到挑战不敢放手一搏;在同一个职场、同一个岗位,持续干同一份工作很多年没有上升空间;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获得任何改变,甚至感到抑郁……
这是因为你已经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失去了想要努力拼搏的干劲。
其实,不断成长原本是人类最根本的性质和特性,而很多人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终身成长行动指南》这本书的作者赤羽雄二,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14年,一手从零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他在进入麦肯锡公司之前完全没有企业经营咨询相关的工作经验,甚至也完全没有过在众人面前发表讲话的经验。
但是在进入麦肯锡之后,作者不断学习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顾问,同时也感受了自身的变化,切实感受到了终身成长的意义。
今天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分析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妨碍成长的三道心理屏障
第一道屏障:不少人通过贬低自己、断言“不可能办到”,从而不抱过多的希望,然后就此放弃努力。他们通常会说“我已经过了学习的年纪了,不可能再做到了”,也许他们曾经尝试过,却因为被人打击后而产生“今后还是别再体验了”的想法。
第二道屏障:有很多人以“一次都没成功过”“之前也失败过”为由,从一开始就放弃成长。他们直接认为自己不行,连准备都没做,或者都没做好准备就发起挑战,碰壁后就失去信心再也不再尝试。
第三道屏障:有些人一旦发现事情的进展不顺利,就会觉得“没有人会支持我”“没有人会认可我”,渐渐地,就会把周围的人当成敌人,或者认为这些人会阻碍自己,心中充满怨恨,然后开始自暴自弃,放弃自我成长。
促进成长的五个出发点
001设定目标
根据成长的法则来看,无论多么简单的目标,只要连续完成就会不断积累经验,因此,在行动之前设定一个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人之所以成长意愿不强,很多时候是出于“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畏惧不擅长的事物”
等理由,设定一个清晰可行的目标,才能让我们的行动具体可见。
002付出努力
努力可以分为“持续的努力”和“非持续的努力”这两种,而重点就在于做好“持续努力”。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性格和状况,根据想要达到的成长高度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且从一开始就得行动起来。
在所有为成长付出的努力之中,刚开始的努力尤其关键。就如手动挡的汽车起步时,需要先从一挡起步,逐渐换挡。努力也是一样,从开始行动开始就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003建立自信
“自信”是为了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加强看起来无法控制的事物的新的想法,建立“我只要努力或许就能够成长”这样的自信和想法非常重要,并且可以经常性重复这样的想法。
我们内心的构造就是如此,像这样通过潜意识加强的作用改变自己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004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保持身体状态对成长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这会从身体层面和精神层面直接产生影响。假如头和肚子会经常疼痛难忍,并且早上起床很难受,晚上很难入睡,那么就无法专注于工作和自己的成长了。
即便没有生病,但身体状态不佳,也很可能影响积极的想法和继续努力的心情。
005找到同伴
人类是社交性动物,因此同伴必不可少。找到同伴,持有相同的目标并一起并肩奋斗,远比一个人努力更轻松,也更容易成长。即便和同伴的目标不一致也没关系,只要知道有人在和自己一同奋斗,这样就能找到成长的动力,也能成为你心灵的支柱。
不断借助他人的力量,一起成长,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开始成长的三项行动
001果断降低难度
我们在设定目标时应当参考自己当前的状况和心情,如果设定的目标过高可能会影响积极性,简单的目标能更早获得结果,达成目标后心情就能变得愉悦,也能更加努力。
比如:比起“每天跑五公里”,“每天跑五百米”这样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比起“在暑假期间阅读二十本书”,“在暑假期间读五本书”这样的目标明显能更早完成。
另外,完成了定下的目标,会给我们留下完成目标的成功体验,通过不断的得到反馈,逐步提高目标,才能渐渐加强我们的成长意愿。
002坚持不痛苦的努力
努力真的很痛苦吗?从“努力”一词的结构来看,它给人的印象或许有点沉重。
然而,努力原本的意思是“为了想做的事、想成为的人而前进一小步”,只要别把“努力”想得太沉重,或者不要太在意这个词,先行动起来,就能更轻松地发起挑战并取得成果了,而一旦获得了成果,就会逐渐从付出努力这件事中感受到快乐。
比如在我开始决定跑步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增加一百米。
第一天我的想法是“那么短,原来完成一个目标如此轻松”
第十天我的想法是“第一次跑完了一千米,并没有那么难受,非但如此,还很爽快。”
第十五天我的想法是“今天跑完了一千五百米,令我震惊的是并没有感到很痛苦,甚至还能欣赏沿途的景色。”
就这样我把跑步当成了一个习惯一直坚持下来,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只要像这样了解到自己的能力正在急速上升,我们就会在努力的过程中变得无比开心。
003保持最佳状态
最佳状态因人而异,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地最佳状态是怎样的。
比如,我自己地最佳状态是: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睡眠时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必须吃早餐,坚持做运动。
大致了解自己的最佳状态后,重要的就是有意识地保持这种状态,只有将状态调整至最佳,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创造良性循环。假如无法保持最佳状态,会导致积极性降低,心情变得低落,从而工作效率也必定会随之下降。
总结一下
这个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与之前历史全然不同的新时段,经验不如智慧,而智慧体现于对新事物的快速学习。
因此,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终身成长”的概念,并且从行动上有所体现。
今天我们通过“三道心理屏障、五个出发点、三项行动”全面分析了成长的影响因素、出发点及行动方法,如果对你的成长有所帮助,欢迎留言区告诉我。
我是浅白,专注阅读和成长。关注我,帮助你打造知识体系,升级认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