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啃腌萝卜(上)

2018-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早安5点55

这本书是妹尾河童写的旅行随笔,以腌萝卜串起主轴,随性到处走走看看,虽说是边走边啃,但用边走边侃来形容也恰如其分。作者在海外的朋友看了他的这些连载,在电话中破口大骂,因为勾起了他吃腌萝卜的馋虫。对于我来说,小时候并没有多少吃腌萝卜的经历,所以那种咬在嘴里嘎嘣脆的滋味,尽管可以想象,但是还没有达到诱惑的级别。

开篇从“泽庵和尚”说起,无法安眠这四个字看起来是由这位禅师的墓园处于嘈杂之地而展开的联想,但同时也在暗示着那些传统的腌渍方式早就式微了,它们被工业化的商品围困,受众群越来越小。这篇里有谈到用米糠来腌萝卜,糙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用米糠去腌,能够让这些维生素渗透进萝卜里,让萝卜成为营养均衡的食品。这么巧,为什么百姓会用米糠去腌渍萝卜呢?因为当时稻作兴盛,碾米技术发达,米糠进入量产的阶段。可见,食物加工方式和时代的发展脱不了干系。正因为这样,迷恋某种食物,或许也是基于来自那个时代的烙印吧。

第二篇,作者吃起了牢饭,因为监狱的伙食里面有主角——混着冰屑的腌萝卜。为了防止受刑人之间形成权力关系,尽管味道不错,他们却只能得到一份,不喜欢可以留着,喜欢也不能要。这便是限制自由的其中一项了吧。自由总是要在失去自由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弥足珍贵。

第三篇提到的是信仰和观光。听说高野山上有七年以上的腌萝卜,作者便出发去金刚峰寺寻访这“梦幻腌萝卜”。梦幻终将成泡影,到目的地后,被告知七年渍的被扔掉了,而且还是偶然剩下的,味道死咸。退而求其次,作者尝到了两年渍的味道,充满古早味。

高野山在江户中期是信徒们的灵山。但随着缆车的开通,大量与宗教无关的观光客都可以轻易上去,投宿的地方也进而旅馆没有大的差别,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晚餐的菜色也一如普通餐厅。正如僧官所说,时代变了。为了留住年轻的修行者,不免在吃住行上谄媚他们,然后让这座山世俗化。但若真以艰苦条件去招待,这些人又会受不了而下山。这种矛盾大概在那些既想保留传统,又要与时俱进的场所都会发生吧。游人如织,但是景点本身却没落了,这种体会倒是很真切。

第四篇 作者去探访了追着鲔鱼跑的远洋渔船。船上生活的空间有限,人员单一,环境也让人审美疲劳,如果运气不好,还捕不到鱼,真的容易让人抓狂和抑郁,所以好吃的伙食就是这些船员们唯一的慰藉了。当我看到口碑不好的大厨被半途换掉,真心感觉船上的日子好艰难。

除了尝萝卜,作者还了解到鲔鱼渔业行业的不景气。而不景气的原因居然和技术的革新拖不了干系。本来带冰出海,就得在冰块融化前赶回来,但是有了冷冻库的储存,鱼的新鲜度可以保持的很好。结果就是,不满舱不返港,出海的时间变得更长,捕鱼船也变多了……恶性循环注定了行业的衰败。循环的头在哪里?大抵是一个贪字吧。

第五篇 涉及到环境污染,最让人痛心。矿害还没有终止,但是这样的事情掀起过波浪,不多久就被人遗忘。多么熟悉的剧情!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悲怆的社会新闻,即便得到的震撼再强烈,后续报道也总是消失在茫茫的信息海中,没有了然后。管不了那么多,似乎是为了抵挡这些苦难的托词。但谁又能真正置身事外。

(写的明明是腌萝卜,但是触动人心的绝不止这些,那就下回继续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