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路上的制胜法宝——“不要脸”
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枕上书》中有这么一段:白浅曾经教导凤九,做神仙最重要的是不怕丢脸,因不怕丢脸是一种勇气,赐予一个人走出第一步的胆量,做一桩事,只要不怕丢脸,坚韧不屈,最终就能获得成功。
后来,凤九在鼓励团子与他父君争夺她娘亲陪寝权的过程中,信誓旦旦地将这道理传给团子:“做神仙,最重要就是不要脸了,不要脸的话,做什么事都能成功的。”
团子将这一番话原原本本地复述给了白浅听,捏着小拳头表示要请教一下她的娘亲什么叫做不要脸,以及,怎么才能做到比他父君更加地不要脸。
读到这一段忍俊不禁地呵呵笑出声来,果然神仙与凡人的大脑回路是不一样的,这修仙的技能着实高人一等,能把“不要脸”这一让人无比羞窘的词儿解释得如此高大上,还真真是让人佩服。不过,话糙理不糙,几句话倒是让人茅塞顿开,顿觉前途一片光明。
想想“不要脸“还真是人立足于社会,开心生活的不二法宝。李宗吾的《厚黑学》里提到的第一个字就是“厚”——脸皮要厚。厚脸皮是一项需要锻炼的技能,一旦有了这项技能,你就有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相应的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父亲同事的儿子,人长得很清秀,那年接连经历了下岗、女朋友分手、考公务员失败的一连串打击,整个人变得很颓废,觉得活着很丢脸,于是偷着喝了农药试图自杀,还好发现得早救了过来。可能经历过了生死,人也想通了,消失了许久后,有一日我居然在路边摊遇见了他,在那摆了个烧烤摊卖烤串。就那么穿着身油乎乎的衣服埋身在呛鼻的烟火中,挥着一把破扇子烤东西。跟他打招呼时他窘迫地笑着,眼里有丝躲闪和局促感。我想我是了解他此时的心情的,本身出身不错,没受过什么苦,曾经的单位也是个大企业,要不是走投无路,他想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站在路边灰头土脸的摆摊卖烧烤。那个年代,人的思想还未开通向上,没有现在那种职业不分贵贱,能赚到钱就是本事,就能称得上是成功人士的想法,人们总还是喜欢做一份体体面面,不至于说出去丢脸的工作。他能抛下脸皮跨出这一步,实是已拿出了全部的勇气。我忽然就对他充满了敬意,不着痕迹地忽略了他的局促感,很自然地跟他聊天,品尝着他的手艺,由衷地向他竖着大拇指。慢慢地他也敛去了那份羞窘和局促不安,很开怀地一边与我谈笑,一边大声招呼着客人,畅意享受着这夜暮下的烟火人生。
后来,听母亲说,他生意做得不错,赚了不少钱,娶了媳妇,生了个儿子,还买了房。最后母亲总结:“这人啊脸皮就得厚着点儿,做什么也得能豁得出去,只要不顾着那点儿不值钱的脸面儿了,到哪里都饿不死。得亏那会儿救过来了,要不死得多不值,脸皮和命哪个重要啊?“
是啊,正是因为”不怕丢脸“,他才能有了走出第一步的胆量,才能看到现在成功的自己,虽不算大富大贵,但至少他当时是战胜了自己,赢得了通往成功路上的第一步。
《西游记》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那段是对“不要脸才能成功”这段话的最好诠释。想那孙行者真可称得上是“脸皮厚“的祖宗了,把人家儿子给弄走了,搞得人家母子不能团圆,还能涎着脸皮一口一个嫂子地叫着上门跟人借芭蕉扇,搞得好象自己做的那点儿事从来没发生过一样,这脸皮也真称得上是”铜墙铁壁“了。要脸皮薄的还真没脸上人家门儿上去了,更甭说还得跟人家借那镇宅的宝贝。可这”泼皮的猴子“偏就“不要脸”地做了,虽说费了些周折,但目的最终达成了,不但如愿借来了芭蕉扇灭了那火焰山的火,还与牛魔王一家一笑泯恩仇,可谓是志得意满啊。所以说,这神仙都把“不要脸”这制胜法宝发挥得如此出神入化了,咱们这一介凡人还端着个啥?想“飞升上神”,想开开心心地活着,就要把脸皮丢掉,在成功面前那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拦路虎”,打败它你才能上路。
忽然想起初入职场时父亲对我说的话:“别愁说话,脸皮别太薄,人生的路总得你自己走,谁也帮不了你。”泪目,真是后知后觉啊,原来那时已得到了最平凡也最宝贵的人生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