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用我的血雨腥风还一世太平

2020-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情情子

寡不敌众,太平公主想赢,就得组织自己的政治队伍;破局而出,李隆基想赢,就得另辟蹊径。

我很佩服太平公主说干就干的劲儿,只要人能派得上用场,什么身份且放一放。她找的人,要么是窦怀贞这样是非不分,人品不好,但是能够死心塌地办事的,只要他有爱好,还有什么想要的,太平公主就能投其所好。要么就是陆象先这样超凡脱俗,清心寡欲的人。陆象先号召力大,太平公主希望通过他打造自己的人气招牌,改善形象,带来声望,而陆象先不是那种百依百顺的人,还会给太平公主提建议,大局为重,太平公主并不介意。

人要真想成事,就不能只听好话,这一点,太平公主还是清楚的。

有了可用的人,太平公主就要准备上位了,换掉力挺李隆基的宰相后援团。李隆基虽然是太子监国,但是三品以上的人事任命权在唐睿宗李旦手里,太平公主正道是走不通的,于是就打感情牌,哭哭闹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搞得唐睿宗没办法,怕委屈了自己这个妹妹,就按着太平公主,换掉了李隆基的宰相团队。最后是什么局面:七位宰相,五出其门。李隆基的势力兜兜转转削弱了不少。

古时成大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天时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眼看太平公主扳回一局,气焰正高涨,因为天空出现一颗彗星,经过天文现象一分析,李旦曾经担忧的事情就被引爆了。当年哥哥中宗在位,小人当道,自己屡屡规劝,劝哥哥立一个好儿子当太子,哥哥不听,结果一败涂地。这颗彗星现在被李旦当成生命的预警,于是立刻下决定传位太子。

这个决定一出,局势再一次翻盘,打得太平明珠猝不及防。而李隆基顺理成章地接受禅让,当了皇帝,那一年,他27岁。

李旦这个人没有大本事,责任心,关键时刻的大局观还是有的。皇帝当了才两年,他甘心就这么禅让吗?他是想也想,怕也怕。于是脑子一动,想了个主意:退位不退休。太上皇和皇帝分分工,自己保留一部分权力。就是因为这个二元局面,导致太平公主气焰高涨,也导致李隆基地位高高在上,实力却外强中干。也就是说,朝廷中力挺李隆基的不多,想办大事,李隆基是指挥不动的。

李隆基的忍耐限度终于到达了极限。当年跟随李隆基的人,他们的忍耐度也到了极限,他们本来就无所畏惧,想打一个天下,结果现在处处受制于人,真是憋屈。李隆基的军师刘幽求也开始行动了,当年自己通过政变出道,也算是立大功的人,现在宰相团的排位,他排名靠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谋一场政变,直接把太平公主一党政变搞掉算了。

于是李隆基为了自己的实至名归,为了这个彻彻底底的皇帝位子,又一次政变了。而实际上通过两次政变,李隆基才成功的,但是,不得不佩服他出类拔萃的政治谋略。

李隆基的权利之路,曲曲折折。传统步法,怎么都轮不到他当皇帝,可人一旦坚定什么,也许真的有神助的。

要不是武则天横空出世,皇位传不到最小的儿子李旦继承,李旦意外地当了三年皇帝,十几年皇嗣。武则天被逼退位,皇统转入中宗李显一系,要不是李显的皇后野心勃勃,扶持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有唐隆政变。要不是太平公主在李隆基政变初始局面时鼎力相助,姑侄联盟,李隆基也没那么顺利当上太子。

一路上错综复杂,踩着一条条人命和鲜血登上巅峰,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的李隆基,也许看透了人伦惨剧,动荡的局势,所以,他才那么渴望让国际政治走上正轨,繁荣昌盛。

于是,他的雄才大略,政治谋略,要为开创太平盛世不顾一切了,非常了不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