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士的日常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产品

产品经理成长之路(3)—— 竞品分析撰写

2017-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Arthurwu24
竞品分析报告

工具用完,下面就要进入正题了,开始接触我们的产品了。

这里产品分为几大类去讲解,不仅仅只是我们从事 PM 所每天面对的app也好,后台管理程序也好称为产品,我们所写的竞品分析、需求分析、需求文档等都是我们的产品范围。


竞品分析

—————————— 1  目的和给谁看 ——————————

首先对于竞品分析来说,明确两点。我们写这个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这个分析报告是给谁看的,这很重要。

目的 --  明确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否则你洋洋洒洒几千字,就是流水账。就我所了解的,一份竞品分析报告目的主要是两个。

一是公司业务需要,我们需要了解竞品公司的产品情况,这时因为竞品是确定的,因此我们更多的是对竞品的 功能、交互、模式 等直接进行分析;二是公司想了解行业内同类产品的状况,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多的进行“横向比较”,多从 产品功能、业务逻辑、商业模式、市场环境 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需要分析市场上大多数的产品,而不仅仅是金字塔前的几个占有率高的产品。

给谁看? --  这也是很多产品新手在写报告时会犯的错误。我们的报告虽然大体上可能模块是清晰的,但当我们的报告给不同人群看的时候,我们的针对性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的这份报告是给boss看的,那你就不能大篇幅放你写的文字类描述,更多的是 用图表,用数据,用流程图 等直观明显的提示,最后给出总结性的结果;而如果你的这份报告是你用来求职用的,那侧重点就又不一样了,更多的你可能需要把你面试的公司的产品和它对标的竞品的产品从 功能、商业模式、战略、市场 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的描述。

——————————2  框架结构——————————  

当你搞清楚你写这份竞品分析的前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后,接下来的报告,大体是有框架的,主要是由这几个部分组成

1. 产品的背景及市场现状

2. 产品的核心策略(包涵 产品定位、人群画像、运营策略、盈利模式、数据分析等)

3. 产品结构分析(包涵 功能结构、框架结构、交互设计等)

4. 总结与思考

重点在于2和4两大模块,下面挨个进行阐述。

1. 产品的背景及市场现状

通过背景的分析,了解到产品诞生的来由;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了解到产品所处的位置,进而对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有个认知。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数据的获得(比如一些网站上的app下载量,加上自己亲自下载使用体验),了解到市场上各种梯次的竞品。然后,在确定好自己所要撰写的竞品(这里竞品也分几类,核心竞品、重要竞品、一般竞品)后,最好是用过表格的形式,直观的显现竞品的相关数据对比。

2. 产品的核心策略

产品定位 -- 这产品是用来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一般一句slogan就能解释清楚

人群画像 -- 主要是通过百度指数、TalkingData等网站,用图表等形式展现我们的产品直接面向的用户人群,年龄分布、地域分布、用户比例等

运营策略 -- 一款产品的推出,在同质化市场的今天,运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部分我考虑后面会直接单独拉一篇下来讲解(活动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

数据分析 --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到隐藏在产品背后的逻辑,结合市场的表现,判断后期产品可能的演变方向  (这部分,运营和数据是比较重要的)

3. 产品的结构分析

这部分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新人所输出的竞品分析报告中所涵盖的篇幅最重的内容。主要涉及到 产品的功能点,交互点,但我们毕竟不是交互设计师,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宏观层面上的产品逻辑结构,功能点和交互点的对比,更多的可能是针对于特别在意用户体验的有些公司,需要视情况而定

4. 总结和思考

这部分才是你这份竞品分析报告最终要展现的成果,是你体验产品下来,最后所呈现出的东西。不要针对整款产品来解答,动不动给人一些建议,更多的是要着眼于小功能,那些大的功能,在你大篇论证之前,人家产品经理肯定早就考虑过了。

我们更多的可以是从一些网站的数据上分析其背后的逻辑;从app store里的迭代纪录中,看整款产品的生命周期;从一些功能的迭代上,看其对应的市场评价、用户评价等。根据以上所有的判断,猜想其产品可能的下一步之类的,这些才是你需要真正的去从心描述的地方。


到这基本上,竞品分析所涵盖的内容就差不多了,我所想表达的观点就一个,不要拘泥于形式框架,我们写竞品分析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有所得,抓住上面我所描绘,所需要涉及的重点内容撰写,多写多练,方能培养出产品经理所需要的“sense” -- 产品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