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坚硬的稀粥》

2021-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包芸嘉

《坚硬的稀粥》是王蒙先生1989年发表在《中国作家》杂志上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家四代(80多岁的爷爷奶奶是一代;60多岁的父亲母亲是第二代;小说中的主人公,40岁的「我」是第三代;16岁的曾孙是第四代)围绕着早餐的变革问题衍化出来的故事。1989年《坚硬的稀粥》获第四届《百花奖》。

32年之后,我看到了一篇关于「喝粥」的文章,讲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用了15年时间,研究「喝粥」的问题。在这里把文章的观点分享给有缘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

图片

《中国日报网》刊登的这篇文章讲,哈佛大学对10万人进行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碗约28克全谷物熬成的杂粮粥,可降低5%的死亡率和9%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哈佛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这里走出了8位美国总统,上百位诺贝尔获得者,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学府。当然,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这么牛气的学校竟然花了十几年研究喝粥,最后证明了粗粮对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有关考证认为:中国人喜欢喝粥最早发现于「轩辕黄帝」时代。

图片

谷物粥首推小米。由于小米未经大米那样的精制工序,所以保留了大部分的营养,其营养价值要比大米高很多。

小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补血效果,故而将小米熬成的粥素有「代参汤」之美称。生病后、产后以及体质虚弱者都可食用,而且是一年四季均可。

小米不仅有养胃的功能,还能助眠安神,对缓解紧张和压力有效。如果晚上由于紧张不放松睡不着觉,不妨喝点小米粥。

除了哈佛大学的研究,我从上古时代《黄帝内經》医学的角度,浅谈小米之妙,也许会引发新的联想。

图片

《黄帝内經》是人类的「天体医学」。「万物的根本在天上,枝叶在大地上。」这种「人天一体」观是《黄帝内經》的重要观点,不可思议。

以人为例,人与牲畜分别的特征之一是直立生存,与经度顺应,牲畜与纬度相应。人的头部为根,朝向天空,根须则是毛发,《經》云:「春三月……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即告诉人们,春三月万物生发,脱下帽子,勿束缚根须,形体放松,使肾水得以与天水融通。《經》云:「肾藏志。」肾主毛发。《易》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胸腹为干,四肢则是「树枝」的演绎。当人的头如僵木,「根须」脱落之时,生命便进入倒计时。

又如:五谷、五色、五味相应。小米性平,色黄、味甘,入脾胃经。「脾不主四时却旺于四时。」春夏秋冬分别应木、火、金、水。虽然四季无有土主政,但是四季必须在大地上演化。四季臣服于天,根于大地。以此而论,黄色的小米,四季养人,是一非二。

小米营养,科学家举出若干数据为证。可是,从天体医学的角度审视,又是另一个世界。佛在《华严经》 中讲:「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静。」

个体以「个」为体,不以大小而论。例如:联合国不论国家大小,一国一票。1971年10月25日,在非州各国的压倒性票数支持下,联合国通过2785号决议,恢复中華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小米是个体,但是人吃食物以重量为准。同样重量的食物,小米个体的数量却远多于其他谷物。小米与镇星(土星)相应,对应脾胃等消化系统。这是小米营养较高的「不可思议」之处。

辛丑年水运不足,土运乘盛,令人乏力。所以,饮食有机小米非常重要。谷物储藏随时给水即时发芽,古称「活食」。至今一些农村仍然保持这个传统。小时候每当吃米面时,跟着老奶奶去村中公用磨坊,将谷物磨成可以吃的米面。爷爷奶奶似乎一生没有病过,二老在走的前一天仍然劳动。

米面磨好存放,已无有生命。如存储不当,可生黄曲霉素。而「活食」不然。

中華民族「人天同体」论,使中華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坚硬的稀粥》中,四代人安排不同内容的早餐,体现了稀粥的价值,在不排斥其他食物的前提下没有中断。

时代发展,万物更新。5000年古树发的嫩芽,与娇嫩的绿豆芽,尽管都称之为「芽」,似乎有所区别。

古聖老子尊师在不朽的巨著《道德經》中写道:「柔弱胜刚强。」稀粥令人健壮长寿的道理,从一个方面诠释了聖教,真实不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