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闭症儿童正确的使用人称代词?星妈告诉你其中的秘诀!
想让自闭症孩子开口说话,正确的使用人称代词是最基本的,但也是相当困难的。下面,来介绍一位经验丰富的星儿家长是如何教授自己孩子人称代词的表达的。
星妈自述:
我在与自闭症“抗战”这条路上坚持了许多年。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正在给孩子教授人称代词,深感此课题的艰难(确如《米歇尔家庭训练计划》里写的,人称代词的学习远远难于主动提问),现在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写下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感觉人称代词之所以难,第一是因为这是一个范畴概念,和动物、水果等“种类”概念类似,而独特之处是它一个变化的范畴。

比如“你”,所有和他对话的对方,都可以称作“你”,不同的是这个范畴只有在参照物(说话者本人)确定时,才可以划定。
第二,人称代词的学习,感知、理解、表达的教学阶梯很难拆分。我们知道认识苹果可以先从配对教感知,从拿苹果教理解,从说苹果教表达,但是遗憾的是,人称代词的理解和表达往往是一体的,比如,妈妈说“拿我的鞋”,孩子拿了妈妈的鞋,而当孩子说同一句话“拿我的鞋”时,再拿妈妈的鞋就不行了,上一次的体验不能直接作为经验来用,需要稍加转换形成一次新的体验,这个新的体验就是表达和感知的统一。
被动的感知和理解人称代词
1、密集训练
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训练如摸摸你的鼻子,拿你的拖鞋,拍你的膝盖这样的指令。
我的经验:训练“你”的时候,就高强度训练“你”,不要同时训练“我 ”,否则孩子容易混淆,影响教学进度。等孩子对一个代称掌握的差不多了再换下一个代称。
2、辨识训练
跟孩子做一些你和我同时出现的训练,如“摸一摸你的鼻子和我的头发”。
我的经验:这一步里,等孩子可以理解发指令者说的“你、我”后,先不要急着加新的代词,下一步要训练孩子表达时能自己运用这两个代词。

人称代词“我”的表达
我的经验:首先,在教学中我发现需要用一种肢体语言做为辅助(因为人称代词的独特性,用语言辅助可能会越助越乱),既拍自己的胸口表示“我”,指向对方表示“你”。
这种肢体辅助的建立需要借助一个小手段来达到最佳效果,即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声音录下来,剪辑成“我”、“你”、“我的”、“你的”、“我们的”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一指向动作。

1、训练前的准备:
剪辑音频——录下孩子的发音,将录音导入电脑,用软件“格式工厂”转成MP3,再用剪辑软件单独剪辑出孩子说过的人称代词,导入手机方便使用。
2、学会用手势表示“我”
大量做以下训练:
拿孩子的手拍自己,辅助其说出“我”(用已经剪辑好的录音作为发音的辅助)。
让孩子拿自己的鞋,同时说“我的”鞋(同样用录音进行表达的辅助)。……
建立了这种肢体语言辅助后,现在我们来进行“我”的表达训练:
a、在一段时间内密集训练说“我”,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孩子提要求时,要说出“我”才满足他。
在表达训练初期,留出一段时间,在孩子提要求时先用孩子的手拍他自己的胸口,诱导他正确说“我”,给他足够多的正确体验,这一点很重要。
b、桌面可以做镜像对话练习,帮助孩子理解“我”,同时也训练表达:
我是妈妈——我是宝贝;我有长头发——我有短头发;我是女生——我是男生;我是大人——我是小孩;我的手大——我的手小;我的衣服是红色的——我的衣服是蓝色的;我有苹果——我有香蕉;...
如果上述练习孩子已经掌握,难一点的可以这样说(作为已经学会内容的练习,不能作为新内容的训练):
我吃樱桃(妈妈面前放一个樱桃)——我玩长颈鹿(孩子面前放长颈鹿玩具);
我的樱桃是水果——我的长颈鹿是动物(复习种类);
我有樱桃和草莓——我有苹果和香蕉(复习字句);
我是女生,我上女厕所——我是男生,我上男厕所(逻辑推导)。
...

人称代词“你”的表达
注意,此处密集训练说“你”,暂时少使用“我”,以免混淆。
1、训练用手势表示“你”,训练方法与上面相同。
2、“你”的密集训练。
设置一个场景来练习说“你”,比如:
→拿一个孩子很讨厌的东西,问谁吃,用前面学到的手势(可以同时加口型)帮助孩子说出“你吃”,如此重复多次。
→玩鳄鱼的牙齿玩具,问谁按牙齿,孩子害怕一般会拒绝按,辅助说出“你按”,如此重复多次。
3、使用“你”的镜像对话练习,记住,卡住的时候就用手势帮助孩子理解。
妈妈用手指向孩子说第一句,轮到孩子说的时候,要把他的手拿起来指向妈妈。
你是宝贝——你是妈妈;你是短头发——你是长头发;你是男生——你是女生;你穿蓝色的衣服——你穿红色的衣服;你的手小——你的手大。

你我的辨识训练
拿出孩子最爱吃的零食,现在不在小桌前做任务也可以吃了哦~孩子一般会很开心的。然后跟孩子约定:大块的饼干孩子吃,小块的妈妈吃。
拿出大块的饼干和小块的饼干,随机变换着问:大的谁吃?或 “小的谁吃?”如果孩子回答错了,妈妈可以夸张的样子吃掉大的。

注意不要让孩子错太多次 ,偶尔错几次调节气氛是很好的,错多了就容易让孩子丧失自信,对这个练习也感到厌恶。要保证孩子的正确率明显高于错误率。
孩子说对时,夸张的高兴说出:哇!你说对了!你太棒了!(可以同时挠痒痒增强开心的效果,有助于记住正确的表达)

这位星妈的经验一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和提示作用吧,那么我们再来听一听五彩鹿老师的补充建议吧:
补充之——肢体提示
当妈妈说“我是妈妈”时拍向自己的胸脯;说“你是宝宝”的时候指向孩子;说“我喜欢你”的时候先拍向自己再拍向孩子等。帮助孩子真实看到、体验到这些抽象的概念。
补充之——当孩子说错
在孩子说错的时候,直接示范给孩子看。如果有人问“你几岁了?”孩子没有回答或回答错,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不要说“你5岁了”而是要辅助孩子拍一拍胸口,提示说“我5岁了”,并鼓励孩子模仿。这种做法会避免孩子直接仿说“你5岁了”,造成错误的学习经历和混淆。
补充之——利用家庭环境和绘本给孩子提供含有人物代词的视觉提示:

补充之——注意泛化
在孩子学会和爸爸妈妈用“你我他”后,带孩子和其他的成人、同伴来使用,教孩子和不同的人泛化人物代词的用法,并及时提供示范、提示、与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