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专题合刊备选(历史万花筒)古代文化

大军师司马懿在乱世中的成功秘籍

2017-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玄微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都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三国演义》有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分天下尽归司马氏”。《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近期在很多电视台热映,相对于杨修的恃才放旷、行事张扬、急功近利,司马懿的能藏善忍、静水流深、审时度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其人鹰视狼顾,一眼千年,默默积蓄力量,忍辱负重,最终一统全国,结束战乱。——玄微氏

司马懿权谋之术不下于曹操,用兵之道不输于诸葛亮,但他在一般人眼中的地位却远逊于两者,何故?或许是他缺乏曹操那样顶天立地的枭雄气概,也缺乏诸葛亮那样的忠贞与悲剧气质,他阴柔而隐忍,似乎少了些中国人认为的光明正大,然而,他混合儒、道、权谋家的多元气质,或许更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不是吗?所以,他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和借鉴的。

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定天下,白手起家而建蜀汉,加上《三国演义》的民间盛传,诸葛亮更成为一代神人。可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终统一三国的是曹魏,而成果却被司马家族所夺取,司马氏可谓是最后的赢家,在人才辈出的三国,司马懿为何能赢得天下?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为此,玄微氏总结以下几条核心的因素,供大家参考。

司马懿能取得最后成功的核心因素:

1、合理定位。通过优劣势分析之后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外部机遇,规避外部威胁,全力使自己的优势最大化。

2、能藏善忍。不得其时,隐而不发,韬光养晦,处乱不惊。主要体现在其处事风格中的藏、哑、退。

3、庙算多者胜。计算事情成功的概率,只做大概率成功事件。

4、做对的事。心中有成败,但视野不局限于成败和输赢,形势不明的时候只做对的事情。

5、顺势,不计一时之得失。众心之合力即趋势,顺势而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真正的高人是看清趋势顺应趋势,让趋势为己所用。

6、健康长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活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即便干不死对方,也可以耗死对方。

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继续往下看,以下,玄微氏将就此核心因素分论之:

权衡利弊,合理定位

孔明才智超群、运筹帷幄、追求完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司马仲达豁达大度、能忍善藏、精通养生、假痴不癫终得天下,让人不得不叹服!相对于诸葛亮的全能,司马懿最擅长的就是忍与藏并且能合理定位,通过优劣势分析之后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外部机遇,规避各种威胁,全力使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司马懿胸怀宇内,有先主之见,是真正的权谋家,他首先做的是规划人生。司马懿在不清楚战势格局时,不轻易站队,于是便假痴不癫的装病,一动不动,躲避曹操之招纳。后来慧眼识辨曹丕深藏不露的大智慧,断定曹丕是个能成大事之人,而认主追随。从装病后屈节于曹操保命到出山后认定曹丕上位,其顺利制定了人生蓝图,他的人生定位便油然纸上。

诸葛亮可以说是司马懿最大的对手,但是,司马懿为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失,需通过与诸葛亮的抗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曹魏阵营中除了司马仲达外,别人均拿诸葛亮没办法,他通过自己的对手,来侧面定位自己的不可替代。司马懿先后辅佐了曹家四人,分别是曹操、曹丕、曹爽、曹睿,在不断更换辅佐的君王中找准时机,准确定位,控制曹爽,掌握曹魏大权。

司马懿不但会根据自己所处的形式,权衡利弊,规避风险为自己定位,还会换位思考,重新定位其竞争对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多谋善断、事必躬亲,在很多人眼中,本是兢兢业业之优点,可在司马懿看来,其不知放权,或者说无可放权之人,必然劳累过度,身体吃不消,“拖”是最明智的选择。从而更加坚定了其“坚壁拒守、避而不战、以逸待劳”的正确的作战策略。

大家都知道,在军事上,诸葛亮主动善攻,司马懿被动善守。对多谋善断的诸葛亮,司马懿采取的策略的就是:拖,对于这种策略,诸葛亮一时无措,只能指示魏延到军前叫骂,希望激起魏军主动出击,然而司马懿坚忍能耐,致诸葛亮之计未能实现,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就是司马懿的大智慧:通过竞争对手来合理地展示自己的价值,定位自己的不可替代。又善于换位思考对手与自己的不同点,从而发现对手弱点,反过来重新定位自己的战略部署,能忍又善于颠覆,打破对方固有节奏,化被动为主动。

合理定位于每个人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定位不能只局限于自身,还要照顾到身边之形势,如此,才可以在不同的的环境下,敏锐的感知,切换到最合理的生存模式,规避风险,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玄微氏

忍:不得其时,隐而不发

司马懿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能藏善忍。不论是在刀光剑影的军事斗争中,还是在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中,他都能隐忍求全,韬光养晦,处乱不惊。

司马懿除了屡屡大度地承认“吾不如孔明也”、“孔明真天人也”之外,甚至还能笑纳孔明激将法的礼物并进行展示,“身着红装,簪花敷粉,不怕三军吐舌,阵前嬉笑”。即便是心中大怒,也完全的能忍住,因为他知道,他必须要忍,因为诸葛亮的寿命将终,这样的话,即使不会胜利,也绝不会在出现类似先前的几场败仗,他的目的是保全西面防线即可。

司马懿的忍也完美的体现在权谋上,曹睿病死,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等人,后来,曹爽手下建议曹爽“主公大权,不可委托他人”,曹爽从之,将兵权全部归于己手,而司马懿却没有太激烈的反应,他忍住了,而且通过装病让曹爽彻底的放松警惕,以为他已经不在有心夺权。因为他知道事已至此,假如没有一个好的时机,盲目出手的话只会自取灭亡。

司马懿之“鹰视狼顾,静水流深”,绝非说说而已,他就像狼一样的伺机而动。狼这个动物大家都知道,一旦盯上了猎物,会持续很久一直跟着,拥有着极强的耐心,然后等待最好的时机,一旦出手便凶狠无比。终于,司马懿等到了这个最好的时机,曹爽与天子出城,将城内自己大部分力量全部带出,司马懿先是马上安抚朝堂,并且用计杀了曹爽。

试问,假如司马懿不忍的话,或许死的人,将是他,而他忍的成果无疑是巨大的,让司马氏彻底的掌握了曹魏的政权。

司马懿为了彻底实现自己“肃清万里,总齐八荒”的大志,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蛰伏隐忍着,暗暗磨砺着自己的锋芒,强化着自己的实力,可以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潜伏大师

司马懿73年的生命,四十多年的仕途,绝大部分岁月都在不如意中度过,曹操曹丕活着的时候,被压制了整整10余年,好不容易熬到曹操、曹丕亡故,又被朝廷罢黜,好不容易官复原职,又被诸葛亮这个劲敌打的捉襟见肘,后来,终于拖死了诸葛亮,又被政敌排挤出权利中心达10年之久,这样的人生,是怎样的晦暗和压抑?

割草喂马的生活没能磨灭他出人头地的野心,曹氏祖孙整整三朝四代的猜疑冷淡没能瓦解他的力量,宦海的潮起潮落没能淹没他,疆场的屡战屡败没能击垮他,政敌的排挤打压更是没能动他分毫,面对如此不公甚至残酷的命运,换成其它人恐怕早已心灰意冷了吧,然而司马懿却熬过来了。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蛰伏隐忍着,藏匿自己的锋芒,掩饰自己的光彩,甚至泯灭自己的人格。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何?

这让我想起了《寒窑赋》的一段话:“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司马懿的“隐忍”,就是在静待其时,在沉默中默默积蓄力量,最终择时而动,顺势而为,定鼎天下,成立晋朝。——玄微氏

庙算多者胜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计篇》)意思是说,拉开战斗序幕之前,就已"庙算"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取得胜利;拉开战斗序幕之前,没能进行周密"庙算",很少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失败,更何况开战之前无"庙算"呢?

剧中有这么一个桥段,曹操密令汲布杀徐庶,其感念徐庶之孝心,放走了徐庶,于是,曹操命令曹丕找到汲布杀之,如曹丕找不到汲布并杀掉,曹操就会当文武百官的面废掉其太子的资格,而司马懿给曹丕出了一个主意,不但汲布没有被杀,曹丕也没有被废掉太子资格,反而赢得了大臣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提高自己认知的层次,能看清整个事情怎么做成功概率最大,顺势而动就可以了。我们把最大概率成功的事做了,至于到底成不成功就不是人为可以左右的了。正所谓“庙算至此,听天由命”——玄微氏

做对的事

司马懿给过曹丕一句很中肯的忠告:“不问成败,只论对错”。这句话其实在那个形势下,非常有用。世上本无对错,所谓对错,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人思维观念和角度的问题罢了。那么这个对错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无非是看清人心与顺应趋势。

在曹操那个年代能够断清人心所向,这是非常有智慧的一种表现。好多时候,做一件事,不但要能够看得清众心之所向,还要能够把握曹操自心之所向,要知道它们之间到底谁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到底该如何抉择,如何判断一件事情的对和错。所谓的对与错具体是由谁所主导,说白了就是看谁被谁所牵制。

顺势而为,不计较一时之得失

剧中还有这么一个桥段,曹丕被人诬陷。身陷牢狱,如果曹丕倒了,那么司马懿全家将会受到牵连。司马懿跪着去求朝中一个叫崔琰的老臣,崔琰跟司马懿说:“你之前救过自己的父亲,以为是荀彧帮助你的吗?不是!不要以为我们能够左右得了,救你父亲的不是你也不是荀彧,而是大势!当时大的趋势,不允许丞相去杀你的父亲。你的眼界要在宽大一些才能够看清整个局势。”

我们要如何才能够看得清大的趋势呢?玄微氏认为:众心之合力即趋势,最重要一点就是把时间拉长,把眼界放大,谋局而非谋事。

把时间拉长,短暂的利益得失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用未来的眼光去看待现在的事情,你才能够看得清趋势。把眼界放大。你就不会被眼前的挫折乱了阵脚,同时你也能更清楚的定位自己的位置,知道此时此刻什么东西对你才是最重要的。谋局而非谋事,你就会跳出所处的圈子看待问题,不受制于物之所属,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谋局者,更能掌控大势所趋,万物皆为我所用,万物皆不为我所有。

如果还没笑到最后,就活到最后

司马懿是真正的潜伏大师,出道时二十多岁,来到曹操身边做事,一干五十多年,古稀之年才执掌大权。最后把曹魏大权全部夺到自己手里,为西晋王朝的建立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司马懿豁达大度,精通养生,活了七十多岁,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可以说是三国政治家里最长寿的一个了。他比66岁的曹操晚死31年,比63岁的刘备晚死28年,比40岁的曹丕晚死25年,比54岁的诸葛亮晚死17年,比34岁的曹叡晚死12年,只比72岁的孙权早死1年,竟一直活到了73岁,居然是曹丕、曹叡父子二人寿命的总和。

在人才凋零的三国后期,阅尽魏蜀吴,能出其右者竟都已相继作古,上天为司马懿带走了所有强悍的对手,给他剩下的不过是一个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上的7岁小皇帝,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政敌,两个一天天走向腐朽没落的敌国,至于孟达、公孙渊、王凌之流,更是碌碌之辈,不足挂齿。

曹操是大英雄,精于谋略和算计,可是他根本没有想到,司马懿会这么能活,一个人熬过了三代人,从第四代人手里夺权,司马懿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如果还没笑到最后,就活到最后,这才是真理。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边疆之远,司马懿始终稳如泰山地顶住了来自命运的一次又一次打击。司马懿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在于其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能藏善忍,顺势而为,规避风险,不断的谋划,不断的调整定位,并且活的足够长,司马仲达谋局而非谋事,静水流深,一眼千年,最终完成心中的统一大业。——玄微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