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日志九十一: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格6——其他的影响因素
2023-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流动的温暖
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自我叙述理论是理解自我的基础。
自我叙述:我们生活的故事
当别人说“介绍一下你自己”时,你会回答什么?我是谁?我来自于哪里?我要到哪里去?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认为自我叙述和动机、情绪或社会关系一样,是人格的重要成分。自我叙述是自我对自我概念随时间发展的故事。
问题: 您怎么叙述自己的故事?关于过去。现在?未来?对于所发生的事件的解释(比如,我就是被你气的,才得的心脏病),存在着被认可的,有争议的,与之对抗的他人故事吗?当他人讲述和你在一起的故事时,你听到的和你想讲述的有相同点,有差异点吗?相同点在哪里?差异点在哪里?
文化对我们人格观的影响
西方人倾向于把个人和自我当作人格的核心。虽然全世界的人确实都承认自我是独特的,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尤其是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也认为自我扎根于更大的社会网络之中。要理解个体就必须同时考虑那些与之相关的他人——接下来看看哈里·特里安迪斯的跨文化研究。
根据特里安迪斯的研究,最根本的文化差异在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对于那些成长于欧美传统文化中的人来说,个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但那些成长于亚洲与非洲文化中的人则更强调家庭或其他社会群体。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的同一性就是与群体和谐共处,他们期望别人也是如此。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认为自己是独特的,独立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因此,对于欧美国家的人而言,自我即是全部,但是对于许多亚洲与非洲国家的人来说,自我只是更大群体中的一部分。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没有“优劣之分”,不同角度各有利弊。这对人格有不同的影响。
问题:在家庭群体中,做为个体,您怎么既维护群体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我的利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1101/479788d4701abea4.jpeg)